分享

一入《周易》深似海,没有十年出不来。所以有没有通俗易懂的注解值得推荐?

 搜经阁 2019-05-31

《周易》,儒家经典,故又称《易经》。

据《史记》,西伯(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孔子为之作序即《易传》。《易传》用阴阳之说并附以儒家伦理,注解《周易》。

后世易学,形成“数术”与“义理”两大派,其实是对《易传》的再注解,不是《周易》本身。

道教为争《易》的话语权,只承认不立文字的伏羲《易》,宋道教陈抟《正易心法注》认为“羲皇始画八卦,重为六十四卦,不立文字”,否认了周文王作六十四卦,并否认了周文王《周易》的卦辞爻辞,及孔子的《易传》:“《易》道不传,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复晦。四章。上古卦画明,《易道》行,后世卦画不明,《易》道不传。圣人于是不得已而有辞,学者浅识,一著其辞,便谓《易》止于是,而周、孔遂自孤行,更不知卦画微旨,只作八字说。此谓之买椟还珠,由汉以来皆然,《易》道胡为而不晦也?”

后人称伏羲《易》为先天八卦,文王《易》为后天八卦。

太极图,河图洛书,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四柱八字,五行相生相克,,都是道教的,不是《周易》。后世易学,儒当道不分,都当作《周易》,这是混淆概念,误导后人。

《周易》及注解《周易》的《易传》,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即马王堆帛书《周易》和《易传》。

帛书《周易》,卦符不同,卦名多有不同,卦辞爻辞多异文,关键是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

帛书《易传》仅《系辞》名同但文字不同,其它篇完全不同,为《二三子问》、《衷》、《要》、《缪和》、《昭力》。

两个卦序不同的《周易》,两个文字不同的注解《周易》的《易传》,都托周文王与孔子之名,哪个为真?

帛书《周易》,颠覆了两千年来的易学乾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