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入侵在中国人眼中就是笑话,中国总能找到各种方法将它消灭掉,不是走上餐桌就是成为其他商品。本来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它们应该肆意生长,但它们却遇到中国吃货这个天敌。有句话说得好,只要能动的都可以吃,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很多外来物种在中国确实需要人工养殖。 很多物种都在中国折戟沉沙,但有一个生物还是不敢让人们端上餐桌,它就是福寿螺。这种生物最开始被人们发现的时候,也曾被作为田螺食用,直到确认它是外来物种,而且体内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才被人们放弃。它的肉质也与田螺不同,口感不算太好,所以人们就让它肆意生长。但是本该泛滥的福寿螺却逐渐消失不见,它是被谁消灭的? 福寿螺其实也可以吃,很多人研发出不同的福寿螺菜品,但他们的处理方法都要经过长时间的高温杀菌。肉质变得更老,再加上一直以来的阴影,所以人们吃掉的数量不算多。它消失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们找到其它使用价值,鸭鹅等喜爱吃田螺的生物也喜欢吃福寿螺,所以人们就将福寿螺当做饲料喂养家禽。 很多河流沿岸的福寿螺都被家禽吃掉,它们也重新形成食物链。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遗留很多问题,各种工业污染就将河水污染,福寿螺的生存能力强也抵挡不住这种污染。而且大量水域开始干涸,各种水生物都没有生存环境,福寿螺也不能幸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