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中国木活字印刷术 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距离长沙140公里的僻远深山里,人烟少至,草木丛生,浏阳小河乡就坐落这里,浏阳最东边的客家乡镇。 当年,远道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为了留存历史,让后人追根溯源,十分注重修辑族谱,这成为了支撑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这些通过活字印刷来编辑族谱的人被称为“谱师”,其中,谱师之家“益兴堂”已经是六代传承的老字号了。 “益兴堂”谱师队伍最多时达到20多人,累计为湘赣周边县市26个姓氏印制族谱达20000多集(本)。它还有一项祖传的绝活——反字直刻技法,即不需要在字坯上写反字,而是直接按刀法雕刻字模。 进入“益兴堂”,这就是一个古意的活字印刷工坊。字盘器具一字摆开,从木料房到字坯制作,从印刷台到分册装订,一切井井有条,细如每个字都规规整整。 锯梨木、做字坯、刻字、拣字、排版、刷墨、覆纸、印版、校对、分册折页、裁切装订、盖印编号......一套下来,初学者伤痕累累,匠人们早活字生香。 一笔一捺写字,一刀一划功夫,字上的墨一点点变干,由透亮转为哑光,由浮躁嵌入深沉。 除非亲手触摸,否则全是虚幻。 就如同——书捧在手中沉沉的重量、书页翻过时指尖的触动、字里行间散发的墨香……这些,Kindle和手机屏幕无法带给你,而这小小的活字章,却能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你:文字需要宽幅和纵深,它更需要有人愿意与之独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