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进忠】疑难疾病从肝沦治的理论依据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7-10
有的疾病在症状表现上既有寒、又有热;既有虚,又有实,既有此经此络,又有彼经彼络,既有这个脏腑,又有那个脏腑的表现,临床辨证时很治确定其何者为主,何者为次。根据经验来看,若明查脉象就可确定主次,即脉为寒者以寒为主,脉为热者以热为主,脉为虚者以虚为主,脉为实者以实为主,脉为肝者以肝为主,脉为脾者以脾为主等。例如:有些症见胸胁、胃脘满胀,气短心烦,或时见胃脘疼痛,头晕纳呆,疲乏无力的疾病,从总的趋势看是肝胃不和的疾病,但这里面有一个是肝病及脾胃和脾胃及肝的不同,此时若不诊脉则很难确定诊断,若结合脉象就可以迎刃而解,即脉沉者,为肝气郁结,治宜柴胡疏肝散;脉弦紧者,为肝胃不和,寒湿不化,治宜柴平汤;若脉兼涩者,为寒多,治宜再加肉桂、干姜;脉濡缓者,为脾虚木乘,治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柴胡、白芍、当归;脉沉弦细涩尤甚于右脉者,为脾胃虚寒,木邪来乘,治宜用小建中汤;两脉弦者,为肝脾不和,治宜用逍遥散;沉而缓者,为睥胃寒湿气滞,治宜用沉香降气汤或木香、砂仁、蔻仁,苏叶、菖蒲;脉虚大者,为气阴俱虚,肝气郁结,治宜用加味一贯煎等。又如尿急、尿频、尿痛为主的泌尿系感染,—般来讲以膀胱湿热者为多,故多以八正散进行治疗,但是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慢性泌尿系感染,则往往效果不明显,这是辨证不清,认证不明所致,此时若能结合脉象去辨证,常常可以获得满意的结论,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譬如脉沉者,为膀胱气滞,可用理气通淋方;脉沉弦者,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可用丹桅逍遥散;脉沉细尺大者,为肝胆湿热下注,治宜用龙胆泻肝丸;脉细涩者,为肾阳亏损,可用金匮肾气加土茯苓、肉苁蓉;脉弦数者为肝胆湿热下注,治宜用龙胆泻肝丸;脉细数者,为肾虚湿热,治宜用知柏地黄丸;脉弦涩不调者,治宜用通关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