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循环》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全球性研究指出,如果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将
高血压治疗率提高到70%
钠摄入量减少30%
避免摄入人工反式脂肪酸,
会大幅降低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到2040年,可避免9400多万人早亡。①

图片来源:Circulation官网
根据上述研究:
如果高血压治疗率提高到70%,25年内可以避免3940万人的死亡;
如果再将钠摄入量减少30%,可再避免4000万人的死亡;
而避免摄入反式脂肪,可以减少全球1480万人的死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张宇清教授2019年5月17日在一访谈节目中指出,“高血压可谓是从头到脚伤全身,包括伤脑血管、伤眼底、伤心脏、伤肾脏,伤下肢,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②
首先,它对脑血管的影响尤为显著。据悉,确诊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是正常人的32倍,临界高血压也高达9倍。高血压极易引发脑出血。其次,长期高血压也伤肾,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如若肾功能减退,晚期则会出现尿毒症。
此外,在心血管方面,它可导致高血压急性左心衰、冠心病,心梗、甚至猝死等紧急的状态。研究表明,40%-50%的心肌梗死与血压升高有关。
张宇清教授特别提醒,一定要选择在早晨6-10点进行测量,因为清晨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间段。同时还要注意,测量前不能服药、饮酒、喝浓茶、喝咖啡以及抽烟,应当安静休息5-10分钟后进行测量。
按照最新的临床推荐,家庭自测血压达到135/85mmHg即为高血压。而在门诊测量时,一般普通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值在140/90mmHg以上则为高血压。
目前,高血压还不能被治愈。而关于服用降压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压药,不能偏听盲信,随意更换降压药或者停药。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生活调节的方式辅助降压。一是直接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措施,主要包括限制食盐、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加强体育锻炼、精神、心理疗法等。二是控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包括戒烟,限制膳食中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量以控制血清胆固醇。”张宇清教授说。
作为高血压的罪魁祸首,饮食中的钠超标,一直是中国饮食结构最突出的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1.5~3克。但是,我国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高达10.5克。③
高钠饮食的危害不仅仅表现在高血压上,还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胃癌、肾病、骨质疏松等。
日常生活中,一些面条、吐司面包、蜜饯等都是高钠量食物,因此想要减少钠的摄入,不仅要少吃盐,还要少吃含钠量高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