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画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

 出生上海的人 2019-07-11

中国画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

陈玉圃先生创作近照

“虚者空也”,而“实者有也”。空、有二字可以涵盖宇宙间万物生生灭灭的全部内容。没有空何以言有?没有有何以显空?即空即有、即实即虚正是大道自然运行过程中,阴阳二气相互消长的消息,于是水火相济、雷风相射、山泽通气、天地盈昃……于是有丰富多彩的宇宙空间。

一幅画虽小,但却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天地。而虚实则是这个小天地间大道运行规律的揭示。于是演化出笔墨之轻重,墨色之浓淡,布景之疏密,色彩之冷暖,宾主之呼应,大小之相间……于是有变幻新奇、丰富多彩的画面空间。

虚实之于绘画,就像人的双腿,鸟之双翼,缺了任何一面都不能成画,而且虚实之相反相成,也像双腿、双翼之交替曲伸的道理一样,切莫超过极限而失去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就会扑倒。潘天寿先生说:“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虚,是以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绘画乃成。”虚实,作为绘画艺术构成中的一组相反而又相成的概念,极其普遍地显现于绘画的每一个层面,乃至于一点一画之间。比方说:画纸在未画之前,呈一片空白,不存在所谓虚实之对比的问题。而一旦下笔,即造成虚实对比的局面,乃有黑白、疏密关系的出现。中国书法、绘画在章法布置上的术语“布白”,就是指处理黑白、疏密关系上的方法。我们如果从布白角度看,有画处就是实,无画处就是虚;从用笔的角度看,粗重拙厚处就是实,婉柔飘缈处就是虚;从用墨的角度看,浓重繁复处就是实,而浅淡疏散处就是虚。总之,画成一幅画,没有任何地方不存在“虚实”问题,而作为绘画术语的虚实二字,也就是如何处理好这一组相对应的关系,即如何把握虚实相反相成的分寸感罢了。

中国画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

《梦中仙》 陈玉圃 2019

古人说:“纯阳不生,纯阴不长。”是说万物之生化,必需阴阳具备并处于协调之状态。所以阴阳是一组不可须臾分离的对应因素,相互摩荡、对立,而又相互吸引。于是又阴中有阳(曰少阳),阳中有阴(曰少阴),所谓“怀阴抱阳”者是。于是世界形成,万物萌生。虚实也和阴阳一样,是在一个具体而微的宇宙空间不可须臾分离的一体之两面。纯虚固无所谓画,纯实反又不成其画。所以必须使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种太极之“怀阴而抱阳”的观点,以及佛家“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道理十分相似。乃使虚与实交叉循环,对比统一,而组成灵动并有秩序的画面。

中国画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

清 龚贤 山水图

如当代绘画大师黄宾虹的画,在虚实处理上便很有独到之处,其往往在画面之团团昏黑中,适当于村舍、屋宇亭台或人物处留白,此白如一炬之光,使画面顿现灵透。此即实中之虚也。余作画每于大片空白处,作点景人物,或小动物,则是以求取虚中之实也。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曰:“山水画之布置极重虚实,即世所谓虚能走马,密不透风也。”黄宾也指出:“虚处不是空虚,还得有景,密处还须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此即虚中须注意有实,实中须注意有虚也。实中之虚,重要在于大虚。虚中之实,重要在于大实,亦难于大实也。而虚中之实,尤难于实中之虚也。盖虚中之实,每在布置外之意境。”

中国画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

黄宾虹 山水

这里所指之大虚大实,即所谓“虚能走马,密不透风”的对比效应。而“虚中还得有景,密处须可立锥”是强调虚而不空,而实处当见空灵的对比中的协调性。实中之虚要与大虚相呼应(很像是阳中之阴,即少阴与太阴之相呼应),但处理起来要比大虚的部分更难些。而虚中之实亦要与大实相呼应(很像是阴中之阳,即少阳与太阳之相呼应),但处理起来要比大实部分更难些。这是因为虚中之实往往要借助大实大虚的对应关系,以引发人的联想,而后才能从联想中得到。这就是所谓画外之境。

中国画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

陈玉圃 山水

就像同样是空白,可以联想成云雾,或水面、天空,或者平地等等不同的境界一样,虚总要借助有画处,即实景的不同形象才能产生相对应的艺术效果。布虚之所以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就像房子的空间结构,必须借助房子本身结构来完成一样。又比如一张白纸,因为有了四条边,才会使人感觉到平面空间的存在。同理,一张白纸在未落墨前,仅仅是一张白纸而已,而一旦落墨,也就破坏了这平面空间原有的混沌状态。遂造成虚实并存的画面,画家每在纸上添加一笔(即布实),都会使原有的空间产生相应的变化(即布虚)。有人把画面之白,叫做“剩白”,就是通过布实后剩下的相应空白(即虚或者白也无不可)。所以,布实的同时便是在布虚,一切虚处皆是从实处完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