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画的虚实关系

 C音MM 2015-10-20

  “虚者空也”,而“实者有也”。画面中必须使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才能演化出笔墨之轻重,墨色之浓淡,布景之疏密,色彩之冷暖,宾主之呼应,大小之相间……产生变幻新奇、丰富多彩的画面空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江月初照人 传奇乐坊 - 传奇乐坊萧演奏曲

一、虚实的概念

  虚实作为绘画艺术构成中的一组相反而又相成的概念,极其普遍地显现于绘画的每一个层面,乃至于一点一画之间,使得中国画在更高的艺术层面上创造出特色的写意风格,形成中国绘画的特殊魅力。


赵春秋作品 霁雪行舟


二、虚实在绘画当中的体现

1、从用墨的角度分析

  墨色浓重繁复处就是实,即指有笔墨处,还可以是墨色深重处,而浅淡疏密处就是虚,即指无笔墨处,空白处,还可以是指墨色轻淡处。

赵春秋作品 静听雪飘


2、从用笔的角度分析

  浓重是实,亦可以指用笔沉着处,轻淡即虚,也可以指用笔松动处;用笔一按、一抑是实,这时用力比较实在,用笔一提、一扬即虚,这时用力比较轻;如果笔法太重,使得笔墨落在纸上显得很死板,如笔法太轻,则使得笔墨浮在画面上,用笔之时若过实则辅之虚,若过虚则辅之以实,虚中有实,实中见虚,则使得用笔刚中带柔,柔中见刚,纵横潇洒,虚实得当。

赵春秋作品 江南初雪


3、从布白的角度分析

  布白就是指画家在画纸上留下来的空白,是有笔有形之中的空出来的无。在空白的画纸上落笔墨的地方就是实,而笔墨之外的空白地方就是虚。这种布白就像是在一片混沌不清的世界之中一道亮光,给人一种清新,顺畅的感觉。就像是在枝繁叶茂的深林之中,因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的空白而形成的一种烟云变化的状态,给人虚幻缥缈,仿佛置身于幻境之中的感觉。

赵春秋作品 山深雪意浓


4、从山水画意境创造的处理上的分析

  气机外张是实,精神内敛即虚,这就需要权衡轻重,把握分寸,或以高山奇峰为主,大实为主,仍要辅之以虚,使得画面灵动生趣;或以小丘静水为主,大虚之中添加实,画面方可稳住不浮,无论画面是以虚还是实为主,都要根据画面的意境的需要,如在画重峦叠嶂之时辅之以灵动的云雾,画面变得生气勃勃。

赵春秋作品 访梅图



三、中国画虚实在绘画当中的表现特点

(一)黄宾虹的画面在虚实处理

  黄宾虹的画面在虚实处理上,往往在画面之团团昏黑中,适当在村舍、屋宇亭台、山石或人物处留白,此白使画面顿现灵透。他说:“虚处不是空虚,还得有景,密处还需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此即虚中须注意有实,实中须注意有实。实中之虚,在于大虚。虚中之实在于大实。”这里所指的大虚大实,即所谓“虚能走马,密不透风”的对比效应。而“虚中还得有景,密处须可立锥”是强调虚而不空,而实处当见空灵的对比中的协调性。例如黄宾虹《山中访友图轴》,在这幅画面中房屋、人物、石表、树隙,处处留白,此白即所谓“一炬之光,通室皆明”使得密实中透空明,此即实中之虚。


黄宾虹《山中访友图轴》


(二)虚而万景入

  众所周知,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是知觉、感情的综合过程。想象谓之联想,在艺术欣赏中又叫“再创造”,是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之一。因为“无”才可对审美主体引发联想,用联想去补充“无”,实观符合欣赏者审美需要的有。“无”留给欣赏者再创造的机会是无限的。“虚而万景入”,无是实之所藏,蕴藏着一切和无限。这就是所谓画外之境,同样山水画空白处有的表示天,有的表示地,有的表示雪,皆似有而无,虽无却让你感到有,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回味无穷。


1、八大山人画鱼,齐白石画虾

  例如我们欣赏清代画僧八大山人的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却令人感到满幅是水。再如齐白石画虾,不画水,空白处使观者联想到水,几乎没有任何人认为画面上无水,而且实实在在地使你感受到水的存在。


八大山人 鱼


齐白石 虾


2、夏圭《松溪泛舟图》

  南宋山水画的“马一角”,“夏半边”就是对空白运用最好的例子。夏圭《松溪泛舟图》,此图以纨扇的形式绘水、天、明月和苍松。江中一叶轻舟,载四人划桨前行。用笔简率含蓄,寥寥数笔,就把图中的人物和点景刻画得生动有致。构图删繁就简,虚实结合,作者仅画几棵老松、小舟和明月就组合一幅巧妙的图画,而留出大片的空白,以表现水天的辽阔浩渺,画面虽小,意境无穷。

夏圭《松溪泛舟图》


(三)画在有笔墨处,画在无笔墨处。

  中国画不仅认为虚实相生,各有其用,各有所妙,更重要的是重虚轻实,认为虚处比实处更重要,并进而产生了“妙在无处”的理论。因为实处见笔墨,而虚处比较缥缈,这样虚处的处理就更为重要,可谓画面的点睛。

  清朝龚贤《云壑松荫图》,本幅以坡溪茂林为近景,崇峰峻岭为远景,林中有云霭,既作分隔,又成自然连缀,屋宇在山峦之下,为松荫云气所掩映。尤其树干留白及悬泉,如夜空闪电,使昏暗中透空明,此即虚实相反相成之妙也。而画家更巧妙地利用秋林草屋、流泉飞瀑以及变幻浮动的烟霞来丰富画面,进而在虚实应对中展现出空间结构的层次变化,于高低错落中呈现出节奏律动的形式美感。画面中的山石为积墨法绘制,其繁复的积染、刻画表现出山石向背、虚实的块面体积。既有虚处,又有实处,有虚无实不成其为画,有实无虚也不成其为画。

清 龚贤 《云壑松荫图》 绢本 墨笔 174×49.4cm 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之妙,在于实处不死,虚处不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实显虚,以虚显实,虚实相反,而又相生虚实关系在中国画中表现为神韵,其主要体现在画外意境,体现画家的精神世界与内心感受画中虚实关系处理的巧妙,可以创造和加强画面形势构成之起伏跌宕,大至山川林莽丘壑湖海,小至细草、沙渚、烟霭、幽泉,乃至画中一笔一墨之处理,整体形势状貌之布置,甚至提款与跋,用印之长短多少、大小轻重,无处不因虚实相反相成而极其趣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为了突出主要形象,次要的东西大胆剪裁,中国画的剪裁可以直到零。总之,一幅画必须具有虚与实的对立,这样才能称其为画。


赵春秋作品 孤蓬一夜雪




努力打造实用的书画欣赏、学习、交流平台,国画艺术(微信号quicksnowfall)期待您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