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三句话看清一个人,神准!

 清风高云华 2019-07-11

——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显然是生气的。他说,看清一个人,不是很简单吗?就看这三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行了,你们怎么不相信呢?你们怎么不相信呢?


看清一个人,其实看这三点就够了!



1. 做事的风格


· 视其所以——看他做的事情。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看一个人做的事,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小到穿衣打扮,大到齐家治国,无不体现一个人的行事风格。有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日本的女大学生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分配到的工作是清洗厕所。当她第一次清洗马桶时,差点想吐。勉强干了几天,连饭都吃不下,打定主意要辞职。


后来她从老清洁工那里得到了启发: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敬业精神,不管工作的性质如何,都要做出意义和价值。


从此,她不以清洁厕所为苦,反而想方设法将厕所清洗干净,以至于能从马桶要一瓢水来喝。


后来,他成为帝国饭店的正式员工,并成为晋升最快的人。后来,她从政,成了日本内阁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中国有句古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说连打扫屋子的事情都做不好,还怎么能统治天下呢?



2. 思考的方式


· 观其所由——看他思考的方法。


有一个故事: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悻悻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古人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龙应台说: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思考的人,活得越来越耀眼;而不思考的人,活得越来越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唯有思考和行动,能让你变成不一样的人。不会思考,嘴巴再好,再会说话,到头来还是原地踏步。而勤于思考,敢于行动,到最后也会出人头地。


思考,是一个人的变量。越是善于思考,敢于实践,人生不可限量。而思考,最终让你变成不一样的人。


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决定了什么样的人。



3. 专注的事情


· 察其所安——看他专注的东西。


能让一个人持久安定下来的工作或爱好,往往可以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从心理学上来讲,你付出越多、投入的时间越多,你越可能沉浸在里面,而成为那样的人。


一个人专注的东西,成为了他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马云最初是教师,而他不务正业,钻研互联网,最后他成为了互联网大咖。而俞敏洪专注教育培训,做大了新东方,成为了教育行业的大咖。


时间的投入,就是生命的投入。你的语言可能出卖不了你,但你专注的事情一定会出卖你。你可以说我不喜欢书法,但是你数十年来都在坚持练书法,一定会出卖你。


王献之专注写字,他成为了书法家;司马迁专注修史,他成为了史学家;李白写诗豪迈,他成为了豪迈诗人;宋徽宗爱好丹青,没当好皇帝却成为了书画家……


要看清一个人,就要看他专注的事情。如果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这样的人也成不了气候;而如果一个人是坐得住冷板凳,长期坚持,那么他一定会成为成功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