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阳还五汤临症辩证加减方药

 紫荆88 2019-07-11
补阳还五汤临症辩证加减方药
2.1 中风急性期加防风。
2.2 兼神志不清加菖蒲、远志。
2.3 兼语言不利者加菖蒲、远志、桂枝、生蒲黄。
2.4 兼有口眼歪斜者加菖蒲、白僵蚕、白附子、全蝎。
2.5 兼有偏头痛者加茺蔚子、钩藤。
2.6 兼有眩晕者加菊花、蔓荆子、白芷、元胡。
2.7 兼口禁或唇缓涎出者加钩藤、僵蚕。
2.8 兼失眠者加知母、茯神、酸枣仁。
2.9 兼血压高者加珍珠母、石决明、磁石、牛膝、降香、黄芪用量宜少;若血脂高者加山楂、大黄。
2.10 兼血压偏低者黄芪宜加量,若其体温升高,可加知母、花粉凉润之品以制之。
2.11 若半身不遂已久,脉虚缓无力者重用黄芪;若病日不久,邪气仍盛,正气未衰,脉弦有力者不用黄芪为宜;若瘫痪日久,曾用过桃仁、 红花、归尾等活血药,效果不明显者可改用水蛭、虻虫等活血药,以破瘀通络。
2.12 下肢瘫痪无力为主者加补肝、肾之剂,如桑寄生、功劳叶、千年健、枸杞、川断、牛膝、地黄、山萸肉、锁阳、肉苁蓉;上肢瘫痪为主者加桂枝;右瘫痪加人参、白术,左瘫痪加熟地、杭菊;腰脊无力加枸杞子。
2.13 弱智体萎软较重者加虎骨、熟地、石决明、龙骨、牡蛎。
2.14 若肢体寒冷者加肉桂、附子。
2.15 若肌肉痿缩者加鹿角胶、阿胶、鱼鳔。
2.16 若痰盛者加天竺黄、胆南星、桔红。
2.17 若大便秘结者加麻仁、杏仁、枳实、菜菔子、酒大黄或蕃泻叶冲茶。
2.18 兼大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萸肉、肉桂、五味子;小便不利者加车前草、旱莲草。
2.19 兼有自汗而气短、脉虚弱缓或先天不足者加倍黄芪或人参、鹿茸、熟地。
2.20 兼关节痛而脉促者加乳香、没药。
2.21 若肝火盛而脉弦数口苦者加龙胆草、山栀、黄芩。
2.22 若伤阴者(舌质红、无苔、脉细数)加白薇、麦冬、玉竹。
2.23 若痰湿重者(苔腻、脉滑)加菖蒲、天竺黄、霍香、青皮。
2.24 若心下痞(自觉胃脘部痞闷不适)而气不利者加台乌、青皮。
2.25 若纳少胸闷者枳壳、陈皮、白术。
2.26 若心下痞而善太息者加人参。
2.27 若脉浮弦数而心烦失眠者加山栀、炒枣仁。
2.28 若口淡无味,饮食不香加党参、白术、云苓、半夏、陈皮、甘草。
2.29 口干,口内常有甜味,饮白水也甜系脾蕴湿热,加藿香、山栀、石膏、防风、甘草。
2.30 如果原方剂中加上蜈蚣、全蝎、白附子则疗效更佳。
2.31 呃逆,用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2.32 深静脉血栓症,加乳香、没药、蒲公英、连翘、党参、牛膝等。
2.33 血管性痴呆加远志、菖蒲、郁金、龟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