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补阳还五汤最实用的临床运用

 蓝精灵fxo0akp7 2019-04-14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方中重用生黄芪以补元气,气行则血行,为君药;当归活血补血,为臣药;再配以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祛瘀之品,使瘀祛而不伤正;地龙长于通行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是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偏瘫的常用方。

简述补阳还五汤最实用的临床运用

陆懋修在《世补斋医书》指出:“方以黄芪为君,当归为臣,若例以古法当归补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则二钱之归宜君以一两之芪,若四两之芪即当臣以八钱之归。今则芪且二十倍于归矣。大约欲以还五成之亏,有必须乎四两之多者。”兹介绍以本方为主治疗盗汗、手足麻木、颤证、(淋巴)水肿、关节疼痛、心悸等6种疾病于下。

简述补阳还五汤最实用的临床运用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气虚不运,血行郁滞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血行不利而为瘀,瘀阻脉络,筋脉受损,则半身不遂,口眼 斜;瘀阻心脉,心窍不利,则语言蹇涩;气虚不能固摄,则口角流涎,或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气虚血瘀,脉络失养,则肢体麻木,或肢体疼痛;舌暗淡,苔白,脉虚弱或细涩,皆为气虚血瘀之征。其治补气活血通络。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脏腑经脉营卫之气,使气能帅血而行,为君药。血脉不利,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血活血,使血运行于经脉之中,共为臣药。活血伤血,当归补血养血,与黄芪相用,以冀气从血中而生;脉络不通,地龙通经活络,畅通血脉,为佐药。诸药相互为用,以奏补气活血通络之效。

简述补阳还五汤最实用的临床运用

【方药配伍特点】:补气药与补血药相用,使气能生血,血能化气;补血药与活血药相用,使血虚得补,血瘀得行,达到补血而不壅,行血而不伤的目的。

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

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主治气虚血瘀证的基础方,临床表现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或肢体麻木为辨治要点。脑血管意外遗证、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证属气虚血瘀者。

简述补阳还五汤最实用的临床运用

2.补阳还五汤临症辩证加减方药

2.1 中风急性期加防风。

2.2 兼神志不清加菖蒲、远志。

2.3 兼语言不利者加菖蒲、远志、桂枝、生蒲黄。

2.4 兼有口眼歪斜者加菖蒲、白僵蚕、白附子、全蝎。

2.5 兼有偏头痛者加茺蔚子、钩藤。

2.6 兼有眩晕者加菊花、蔓荆子、白芷、元胡。

2.7 兼口禁或唇缓涎出者加钩藤、僵蚕。

2.8 兼失眠者加知母、茯神、酸枣仁。

2.9 兼血压高者加珍珠母、石决明、磁石、牛膝、降香、黄芪用量宜少;若血脂高者加山楂、大黄。

2.10 兼血压偏低者黄芪宜加量,若其体温升高,可加知母、花粉凉润之品以制之。

2.11 若半身不遂已久,脉虚缓无力者重用黄芪;若病日不久,邪气仍盛,正气未衰,脉弦有力者不用黄芪为宜;若瘫痪日久,曾用过桃仁、 红花、归尾等活血药,效果不明显者可改用水蛭、虻虫等活血药,以破瘀通络。

2.12 下肢瘫痪无力为主者加补肝、肾之剂,如桑寄生、功劳叶、千年健、枸杞、川断、牛膝、地黄、山萸肉、锁阳、肉苁蓉;上肢瘫痪为主者加桂枝;右瘫痪加人参、白术,左瘫痪加熟地、杭菊;腰脊无力加枸杞子。

2.13 弱智体萎软较重者加虎骨、熟地、石决明、龙骨、牡蛎。

2.14 若肢体寒冷者加肉桂、附子。

2.15 若肌肉痿缩者加鹿角胶、阿胶、鱼鳔。

2.16 若痰盛者加天竺黄、胆南星、桔红。

2.17 若大便秘结者加麻仁、杏仁、枳实、菜菔子、酒大黄或蕃泻叶冲茶。

2.18 兼大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萸肉、肉桂、五味子;小便不利者加车前草、旱莲草。

2.19 兼有自汗而气短、脉虚弱缓或先天不足者加倍黄芪或人参、鹿茸、熟地。

2.20 兼关节痛而脉促者加乳香、没药。

2.21 若肝火盛而脉弦数口苦者加龙胆草、山栀、黄芩。

2.22 若伤阴者(舌质红、无苔、脉细数)加白薇、麦冬、玉竹。

2.23 若痰湿重者(苔腻、脉滑)加菖蒲、天竺黄、霍香、青皮。

2.24 若心下痞(自觉胃脘部痞闷不适)而气不利者加台乌、青皮。

2.25 若纳少胸闷者枳壳、陈皮、白术。

2.26 若心下痞而善太息者加人参。

2.27 若脉浮弦数而心烦失眠者加山栀、炒枣仁。

2.28 若口淡无味,饮食不香加党参、白术、云苓、半夏、陈皮、甘草。

2.29 口干,口内常有甜味,饮白水也甜系脾蕴湿热,加藿香、山栀、石膏、防风、甘草。

2.30 如果原方剂中加上蜈蚣、全蝎、白附子则疗效更佳。

2.31 呃逆,用旋覆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2.32 深静脉血栓症,加乳香、没药、蒲公英、连翘、党参、牛膝等。

2.33 血管性痴呆加远志、菖蒲、郁金、龟板。

2.34 “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平衡气血,科学地调节被破坏了的身体阴阳平衡可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补阳还五汤,来重建人体的内环境,年过半百之人,在秋、春季服该方药剂,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腰腿关节病。

简述补阳还五汤最实用的临床运用

总之,补阳还五汤是被推崇的名方,临床应用甚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渗透,对该方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前景更加广阔。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药理】 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神经、调节内分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讨论】

补阳还五汤主治证型,有人称为中风,有人称为中风后遗症,有人称为气虚血瘀证,中风是病名而不是证型,中风后遗症是症状表现而不是证型,气虚血瘀证则是证型。再则,气虚血瘀证既包括中风病的部分病证表现,又包括中风后遗症的部分病证表现,具有广泛性与特殊性,所以将补阳还五汤主治证型命名为气虚血瘀证比较妥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