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病越来越年轻,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通过脚底按摩可以调理肝脏功能。“教你按摩7个脚底反射区,保护肝脏、预防癌症。 保肝、防癌的脚底按摩方法 近年肝癌患者似乎有愈来愈年轻的趋势,这和生活型态有很大的关系,许多人精神压力大、紧张、又无法充分休息,找不出时间运动舒解压力,若还有不良嗜好,很容易积劳成疾,最后造成不可挽救的身体伤害。肝功能不好的人,可多按摩肝、肾、脾、胃等反应区,身体发炎、有肿瘤者,可多按摩腹部淋巴、鼠蹊淋巴、躯干淋巴等反应区。同时必须早睡早起,尽量在晚间11点前就入睡,因为经脉的循行,胆经23~1点,肝经1~3点,肝胆滋养好,身体自然好。 适应症 肝硬化、脂肪肝、肝炎、肝功能失调、肝肿大、失眠、腹部淋巴瘤、淋巴阻塞或发炎、输经管或输卵管发炎或阻塞、躯干淋巴瘤、淋巴癌、淋巴阻塞、身体炎症。 一、肝、胆反应区位置肝反应区在右脚脚底二、三、四中足骨基节至二分之一高,向左延伸至第一中足骨外侧下方约三分之一处。胆在右脚脚底第三、第四中足骨间下端,如花生米大小反应区,在右肾的外下角。 按摩手法:将按摩棒打横,棒颈压在反应区,由下往上推。徒手按摩时,由下往上推,或同扣压法,使病理反应现象逐渐消失。 保护肝脏的脚底按摩法:用按摩棒或手按摩肝胆反射区。 使用按摩球时,将按摩球放至反应区下方,向前滚至中足骨基节的下缘,来回滚动,向前用力,轻轻拉回。肾脏外侧下方,三、四中足骨的基节相接处是胆的反应区,除了来回滚压,也可定点压。 用按摩球按摩脚底肝胆反射区 二、肾反应区脚第三跖骨下端向内侧延伸的蚕豆状反应区,约一大拇趾腹大小。不可压得太深,更不可以将脚板往后扳直按摩,以免伤到脚筋。 按摩手法:使用按摩棒时,由下往上推,或由上往下扣拉。与肾上腺反应区一起操作。徒手按摩时,运用推法或双手扣拉法,使反应物逐渐软化消散。 按摩脚底的肾反射区 三、脾反应区左脚脚底第四跖骨近基座如腰果状,紧邻肾脏的外侧。 按摩手法:按摩棒不沾油时用滚法,沾油时用推法。徒手按摩时,运用推法或用双手扣压法。(下图左) 四、胃反应区脚底第一、第二跖骨下端与楔状骨相交关节处,以上约一大拇趾大小区域。 按摩手法:使用按摩棒时,用棒颈由下往上推。徒手按摩时,运用推法,或用食指侧抠法。反应物较硬时用扣拉法或定点扣压,使反应物逐渐软化消散。(下图右) 按摩脚底的脾反射区(左)、胃反射区(右) 五、腹部淋巴反应区脚背偏内侧上方,内踝骨前,胫骨和距骨相交之凹陷处柔软部分。 按摩手法:脚背反应区肉少,不宜用按摩棒。自我按摩时,由上往下、由外往内反复推摩,感觉肥厚的地方可以多推几次。或沿骨缝由下往上推。 按摩脚底的腹部淋巴反射区 六、鼠蹊淋巴反应区脚尖抬起两踝之间有条横纹处,自腹部淋巴连接躯干淋巴的细带状反应区,也是输精管输卵管的反应区。 按摩手法:从内、外踝骨连线的上方,由下往上夹拉、再沿着脚踝横纹由外侧夹拉至内踝骨前,由外往内反复推摩。鼠蹊淋巴和输精管、输卵管属于同一个病理反应区,有规律的以食指由外往内夹拉,就能达到疏通鼠蹊淋巴和输精管、输卵管的目的。 按摩脚底的鼠蹊淋巴反射区 七、躯干淋巴反应区外踝骨前方与距骨接缝之凹陷处柔软部分。 按摩手法:由上往下反复推摩,感觉肥厚的地方可以多推几次。 按摩脚底的躯干淋巴反射区 禁忌及注意事项 淋巴系统是由淋巴腺和淋巴节所构成,能制造抗体,处理侵入的细菌,具有防止身体受病原体感染的功能。淋巴反应区的按摩,手法宜轻柔缓慢,时间不能过久,避免组织肿胀、发炎、硬化,妨碍以后的按摩工作。 |
|
来自: 自由飞翔e12gxn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