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俊”其人 朱敦儒,两宋词坛重要词人,向有“词俊”之称,虽不在“十大家”之列,却也是一流词人。词集《樵歌》存词200多首。 一生落拓不羁,恃才傲物。活了古人少见的78岁,51岁才出仕做官,到68岁因主战被免(为啥这么老了还没退休),故虽宋史有传,记事不多。尽管已经七老八十,晚年还出任了鸿胪少卿一职,授官者正是为后世唾骂的奸相秦桧。 这就很奇怪,为什么一个主战派突然转性了,向一个为自己所不耻的主和派折腰屈膝?而当秦桧死后,他又果断请辞?一切都是因为爱子心切。秦桧通过其子绑架了朱敦儒,而正中其软肋。朱敦儒因此被后世诟病晚节不保。说起来也是蛮辛酸无奈的一件事。 朱敦儒词作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词这种文学形式记录了自己一生的行迹与精神状态,这直接影响了辛弃疾。辛弃疾的一生都在他的词里。 尽管词风大盛,两宋诸家却还都以写诗为主,词为小道,这从他们留存下来的诗作数量远远高于词可见。就拿苏轼来说,开一代新风的大词人,其存词量不过300左右,诗却达到3000多首。 诗词有别是当时人普遍观念,李清照就是这方面鲜明代表,其《词论》已有明确表态。当时的文坛,诗言志叙事,词多抒情还是普遍状态,冲破这个表达苑囿、解放词体的,两宋之际,一个是朱敦儒,一个是辛弃疾。 名篇欣赏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西都即洛阳,词人老家。五十岁之前词人在这里过的是“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临江仙·生长西都逢化日》)的逍遥日子,其自在疏狂同样在这首词里得到展示,只不过相较而言,更加淋漓痛快。 上阕起句就狂傲不羁,自封天官,掌管人间山水,风雨由我下,云月由我留,俨然人间主宰一般,可谓狂情意态,漫想无边,语言之奇肆,口气之夸张,何逊太白半分。纵然李白再世,不能更奇更狂。 下阕连贯三句,一吐块垒,何其畅快!字里行间,言行情状,真有谪仙再世之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已经不能尽意了。 从开头至此,词人一直在写自己的狂放、傲岸,有想像里的天宫,有抖落尘世的醉狂之态,但词人最后、最真的心愿,却只安在了词最后的两句:不慕繁华,但求人淡如梅。这也是他为何51岁之前都不入仕的原因。我性本散漫,官场不自由,哪如插梅好? 因为词在艺术上的夸张浪漫之奇,以及词人一身傲骨、以平民蔑视王侯的痛快,词一经问世便广为传唱,成为朱词代表性作品之一。说是罕见的得太白风神之作,一点不为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