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研读

 垣庐书房 2019-07-11

          东晋葛洪着《抱朴子》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

             这说明老子“至关”著《德》《道》二经的“关”是在大散关。

三、老子为何“西入夷狄”?

《后汉书》记载,老子出关后“西入夷狄”。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官员襄楷给汉桓帝上书中有云:“或言老子西入夷狄为浮屠。”老子为何“西入夷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等。

庄子曰:“忘足,履之适也”,简斋曰:“忘韵,诗之适也”,

余亦曰:“忘形,画之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