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尤以肝细胞为最,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正常时,只要少量释放人血中,血清中其酶的活性即可明显升高。在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时,ALT大量释放入血中,因此它是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肝细胞内谷丙转氨酶的浓度比血清高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1倍,因此转氨酶(尤其是ALT)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 谷草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正常时血清中的AST含量较低,但相应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ST释放入血,故其血清浓度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40单位/升,当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大于1时,提示有肝实质的广泛损害,预后不良。 二者的区别 1.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来源不同: 谷丙转氨酶主要来源于肝细胞的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主要来源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 2.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出现时间不同:谷丙转氨酶出现在肝细胞的轻度损伤时,谷草转氨酶出现在肝细胞损伤甚至坏死的时候。肝脏受损严重时谷草转氨酶便能反映出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3.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人群指标不同: 在正常人谷草转氨酶可以高于谷丙转氨酶。肝炎时肝细胞损伤以变性为主,细胞坏死并不严重时,此时谷丙转氨酶升高明显高于谷草转氨酶。但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时肝细胞以坏死为主,这时测定的谷草转氨酶程度就要明显大于谷丙转氨酶。 由此可见,无论是谷丙转氨酶还是谷草转氨酶,对于判定肝细胞损伤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源:临河区人民医院康复医院 |
|
来自: 昵称30640555 > 《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