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某,女,31岁,郑州人,有多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年前又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心悸,心烦,胸闷,咳嗽,气喘,因受凉加重,痰多色白,倦怠乏力,面色潮红,手足烦热,盗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辨证为心阴阳俱虚夹肺寒饮证。其治当滋补阴阳,调养心神,宣降散寒,以炙甘草汤、麻黄汤与小半夏汤合方加味:人参6g,生姜24g,生地黄50g,桂枝10g,阿胶珠6g,麦冬12g,麻仁12g,大枣30枚,麻黄10g,杏仁15g,生附子3g,生半夏24g,炙甘草12g。6剂,以水800-1000ml,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小火煎煮40分钟,每次服用150ml;第2次煎煮15分钟;第3次煎煮若水少可酌情加水,煎煮15分钟,每日1剂,分3服。 二诊:心悸、心烦、咳嗽减轻,盗汗减少,以前方6剂。 三诊:心悸、心烦较前又有减轻,仍有咳嗽因受凉加重,以前方变生附子为5g,6剂。 四诊:心悸、心烦基本消除,咳嗽、气喘较前又有好转,以前方6剂。 五诊:心悸、心烦未再发作,咳嗽、气喘较前又有好转,以前方6剂。 六诊:胸闷、咳嗽基本消除,仍有轻微气喘,以前方6剂。 七诊:病情稳定,又以前方治疗50余剂,诸证悉除,经复查心电图,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心悸、心烦、盗汗辨为阴虚,再根据舌质淡,苔薄白辨为阳虚,因咯痰色白、咳嗽因受凉加重辨为肺寒饮,又因倦怠乏力辨气虚,以此辨为心阴阳俱虚夹肺寒饮证;方以炙甘草汤滋补阴阳,调养心神;以麻黄汤宣肺散寒,降肺止逆;以小半夏汤醒脾燥湿化痰,加生附子温阳散寒。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