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平台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科学进展》近日刊发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大脑活动的节律波动,即所谓塞塔脑波,可能在大脑“空间导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些脑电波有助于大脑记住导航的位置。失去这些脑电波意味着什么? 大脑似乎自带了'空间导航'GPS系统,可轻易找到熟悉的位置和想要的物品,目前尚不完全了解它的机理。或许大脑研究大脑是不可能的。 为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究可能的人脑——物体空间定位机制。 最近,研究人员有了新发现,而且,该方法有望使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受益,比如痴呆症或阿兹海默症等。 《科学进展》近日刊发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大脑活动的节律波动,即所谓塞塔脑波,可能在大脑空间导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脑电波有助于大脑记住导航的位置。 该研究项目是由德国弗莱堡大学卢卡斯·昆兹博士和波洪大学神经心理学系主任尼古拉·阿克斯马赫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的。 在对癫痫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在这些患者大脑中植入了用于手术计划的电极。在这些电极协助下,研究人员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记录了导航任务中神经元的活动。 虚拟现实实验 以往的研究表明,脑电波在导航过程中呈现出一种特征模式。导航过程中大脑活动以大约4赫兹的频率发生变化。这种波的振荡似乎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但是,人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它们支持空间导航的机制。 在实验中,癫痫患者学会了在虚拟环境中将单个物体与特定位置联系起来。对于每一种获得物体位置关联,研究人员都鉴定出了一种特定的大脑活动模式。 随后,要求参与者记住哪个物体与哪个位置相关联。当他们在虚拟环境中导航到相应位置时,大脑重新激活了特定的活动模式。 昆兹博士认为:不同物体与特定位置匹配的脑活动重新激活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塞塔脑波有可能协调不同记忆的重新激活,而且有助于区分相互竞争的记忆。 寻找阿兹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 阿克斯马赫教授指出:许多疾病与定向障碍和记忆丧失有关。因此,了解潜在的神经元机制对这类疾病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他希望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鉴定这类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比如阿兹海默症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