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腊人的罗马 | 拜占庭帝国的形成

 昵称7563359 2019-07-12

摘自2019年9月即将出版的《话说世界》20卷丛书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拜占庭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所说的“拜占庭帝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解,在这个帝国形成之初它的名称是东罗马帝国。

而且其臣民——虽然大部分是希腊人——也自称为罗马人,虽然实际上这个帝国早已不是罗慕路斯创建的、由奥古斯都改造过的那个罗马。

1

“新罗马”的诞生

上述区别并不影响帝国臣民对罗马帝国的认同。只是到了17世纪时,西欧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典世界的罗马帝国和延续至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才将后者称为“拜占庭帝国”。

抛开名义上的帝国国号之争,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拜占庭帝国,其形成的时间却相当早。

公元323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us I ,272—337年)击败了李基尼乌斯,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奥古斯都。

君士坦丁

罗马帝国经历了3世纪的危机和此起彼伏的政治动乱之后,在戴克里先的统治下获得了喘息。

而到君士坦丁的手上,以意大利半岛为核心的帝国西部早已失去了往日生机,而东部地区却相对较少受到战乱的蹂躏,经济持续繁荣。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立新的首都,当时名称是“新罗马”,但它更以建立者之名“君士坦丁堡”而闻名于世。

从东方鸟瞰,君士坦丁堡城防坚固,又有普罗蓬蒂斯海(即马尔马拉海)环绕。可以说固若金汤。

虽然如此,罗马城依旧保留着帝国首都的地位,君士坦丁在“第二罗马”建立了与旧都平行的元老院,不过实际大权掌握在君士坦丁皇帝的官僚机构手中,东西两个首都的元老院本质相同,都是共和制形式的遗存。

虽有首都之名,而且皇帝也长期驻扎于此,甚至在短期内君士坦丁堡就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但是这些都无法掩盖“永恒之城”罗马的光辉。

原因在于,虽然帝国的经济中心东移,西部地区也深受蛮族劫掠的苦难,但是“新罗马”是在希腊人移民城市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的,而且帝国东部从文化渊源上来说并不是拉丁人的势力范围。

自马其顿征服希腊以来,这个区域成为希腊化世界的核心地带。

因此。虽然罗马帝国实际上已经东西分裂,但是新都君士坦丁堡的影响力仍不如罗马城。

2

从东罗马到拜占庭

真正使东罗马帝国成为实际上的拜占庭帝国的事件,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逻辑是简单的:“西部”帝国一旦消失,那么原来的“东部”这个区分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这幅作于19世纪的插图,描绘的是罗马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的退位。当时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幅画面仅是后人根据中世纪以来的想象而描绘的。 

面对西部帝国的消亡,东罗马帝国人们的心态是很复杂的。

一方面他们为同源的罗马帝国被废黜而感到痛惜,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继承人而欣喜。

如果说东罗马人的这种心理尚可理解,那么与我们今天的印象截然相反的是灭亡西罗马的蛮族人的态度。

在废黜西罗马皇帝之后,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Odoacer,435—493年)也甘愿对东罗马皇帝芝诺宣誓效忠。

奥多亚克在意大利发行的钱币。日耳曼人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皇帝之后,向东罗马皇帝宣誓效忠,后者确认了其意大利国王的地位。

而当时的人们也的确是这样理解的,既然西部首都沦陷了,那么分裂的罗马世界又在东罗马皇帝领导下统一了,这种观念增强了东罗马帝国的幻象。

后来的历史证明,罗马帝国不仅没有在东罗马皇帝治下合并,就连东罗马皇帝本人也逐渐褪去了罗马皇帝的光环,他的东方君主的神秘色彩日益明显。

身处希腊人的世界,东罗马帝国在政治传统、语言文化、宗教思想和社会风俗方面逐渐成为独立的世界。

这个世界既不是古典的罗马帝国,也不是西欧各蛮族王国后继者的世界,而是一个属于希腊人的中世纪罗马帝国。

正是这种与“永恒之城”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错位,构成了拜占庭帝国最为显著的特征,极大地影响了其历史进程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