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出身大富之家,要么与权贵Party,要么与名人高士嗨皮,一言不合,就“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随便喝点酒,都是金樽清酒斗十千,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根本不把钱当钱。 不夸张说,李白就是唐诗界的思聪公子。 李白两次结婚,老婆都是前宰相的孙女,思聪,还不一定能娶上宰相孙女吧? 活得这样潇洒,为什么还落了个生存智慧垫底? 所谓生存智慧,首先要认清自己和时代背景,然后发挥自己潜能,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排名。 如果用这个指标考核,李白的一生,走的是一条不断下行的路线,临终前甚至入了大狱,而且背的是谋逆之罪,若非遇上特赦,恐怕脑袋都难保。 有一个关键的细节。 李白在众多权贵朋友推荐下,终于进入了唐玄宗的朋友圈,在一起搞文艺沙龙。李白喝嗨了,脚伸到高力士面前:“给老子脱鞋”。 还没真正得意,就如此忘形,唐玄宗从此在心里给李白判了政治死刑:此人不可重用。 (2) 高适是李白的铁哥们,少孤贫,也没有富豪亲戚可接济,曾长时间耕地为生。 李白是唐诗界的王思聪, 高适就是唐诗界的矮锉穷。 当李白进入皇帝朋友圈时, 高适还在社会底层四处漂泊寻找机会, 当各种北漂、东漂、西漂、南漂。 一直到46岁,才在雎阳太守张九皋举荐下,担任基层公务员,就此一路慢慢向上。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和高适的人生之路呈现两个相反极端。 李白不顾老婆反对,执意加入东王李璘的高管团队,短暂风光之后,裹挟进谋逆之举,与朝廷大军对峙,旋即被俘入狱。 东王李璘怀有异志,连李白老婆都看出来了,老百姓越痛恨叛军,就越认同朝廷正统,谋逆篡权之举,注定是不得人心难有前途的,素以政治抱负自许的李白,政治眼光完全不及格。 而统率大军来消灭李白一伙的, 正是曾经的铁哥们高适。 这时的高适,担任淮南节度使,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一个曾经的文青诗人,手握重兵,迅速扑灭叛乱,由此进入人生的巅峰阶段。此后高适先后担任刑部侍郎,礼部尚书,进入国家领导人之列。 李白被俘后,写了一封信,向老朋友高适求救,信的名字是一首诗,叫《送张秀才谒高中呈》,将高适夸成了姜子牙再世,诸葛亮重生,最后在末尾含蓄地表示:我们曾是老朋友,一起搞过春游和各种文艺派对喔。 已经是成熟政治家的高适, 在这个敏感问题上, 沉默。 (3) 李白和高适,都以豪迈雄壮的诗风著称。 李白表现慷慨雄壮,最有名的是《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表现的是,个人的快意恩仇。 ----- 而高适的慷慨雄壮,见诸名篇《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 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 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石城与岩险,铁骑若云屯。 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 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 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 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 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表现的是,千军万马、家国万里的场面,和将帅的格局视野。 写这首诗时,高适还是一个草根青年,但我相信,他同时也默默开始了将帅的能力准备。 我想起马云的一段话,大意是,我和8848电子商务的老板王俊涛都喜欢吹牛逼,在公众场合对着记者吹牛逼,因为很爽啊,但他吹完牛逼就是真的完了,而我呢,吹完后,有一帮兄弟埋头苦干,帮我把牛逼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