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线条的缠绕、叠加法

 李忠信htp6t3eq 2019-07-12

文/启心阁

草书的技法分得很细,要想说明白,非三言两语所能讲述清楚,而是要逐一地分析和研究。今不揣浅陋,试以草书线条的缠绕、叠加为例讲一讲它的使用法则,争取能说明白一点。

在讲之前,要说明白一个书法艺术中线条使用法则问题。即,任何线条的使用事实上都是为了黑白的艺术效果。“知黑守白”、“守黑知白”都是同理的。草书也不例外,所有线条的缠绕、叠加都是在追求“黑白”的异,而不是同。

释文:上过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送僧归日本》  己亥六月初七  启心阁

追根溯源,从张芝的草书说起,并以《冠军帖》为例。此帖中大量应用线条的缠绕,而在缠绕中为了使得每个独立字中的“白”的空间简洁和正大,从而营造整幅作品的清透,张芝在挥写的过程中,将缠绕之法进行了叠加,甚至将本来是“圈状”的形态,变成“点”的艺术形态。如“得”字中最后一部分,“可”字中间的“口”,原本是“圈状”,却处理成“点状”。

在魏晋的“二王”体系中,也是传承了这个特点。先说王羲之,以《初月帖》为例子。帖中“报”字左边“提手旁”状的线条,采用缠绕、叠加的手法,打造左边持重的艺术效果,与右边爽朗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为了右边“白”的形状规整,在兜圈的中间部分,也让它成“点状”,从而省去一个小白。王献之的书法照样对此一脉相承。看《鸭头丸帖》,当中“鸭”字左边的“甲”上部“田”字的中横画下降至最后一横重叠,右边“鸟”字上半部分横画的缠绕、叠加,继而将下半部分拉开,形成整个“鸭”字上半部是“黑”,下半部是“白”的对比;“明”字,左边的“日”几乎成了一个长方形状的黑疙瘩,与右边“月”子的白,形成鲜明的黑与白的强烈对比。

释文:俗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诗一首   己亥六月  启心阁 

唐代草书大家张旭,在继承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点的变通。即,在张芝、“二王”兜圈成点的基础上,不采用叠加成点的处理方式,而是,拉开一点点,形成一个个小圈圈的形式,如“飘”字的左下部分;在每个笔画的藏锋起笔处,将藏锋的动作和笔画的诡计错位,让线条形成二次叠加,使得线条更加浑厚,如“明”字左边的缠绕。怀素的《自叙帖》,更多的是传承张旭的缠绕法,不同的是将单字的“势”走得更圆,“白”留的更“圆”,缠绕多于叠加。事实上,《自叙帖》中的线条几乎全用缠绕,而不用叠加。将张旭、怀素两人的草书当作一个整体,魏晋“二王”与汉“张芝”当作一个整体,他们之间的缠绕用线是有区别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时风。反过来讲,按时风一说来倒推,“二王”是魏晋人,张芝是汉人,他们草书中的线条缠绕能合成一体,是不是有悖于“时风”呢?是不是也恰好说明张芝的《冠军帖》是后人所伪呢?不考究,则不细说。

五代短祚,但在书法中有一个人却不得不说,也是绕不过去的。他就是杨凝式。杨凝式流传的几个法帖中,几乎是一帖一貌,启示后人。说个题外话,依我之说,就草书而言,晋唐一体化的草书领域中,是没有提按一说的,而草书的提按之法是出现在杨凝式的手法之中。回归正题,杨凝式在草书的线条缠绕、叠加中,是结合晋人之法,唐人之则,进而极端化,复佐以提按。看看《夏热帖》《神仙起居法帖》则一目了然。

宋代的草书,首屈一指的莫过于黄庭坚。以《李白忆旧游诗帖》为例,黄庭坚在继承晋唐的基础上,也继承了杨凝式的技法。在他的草书线条中,能看到缠绕、叠加之法,也能看到他在线条中段重复使用提按法。这种提按,成就了黄庭坚书法线条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招来不少的非议。在这里,不再举例每个单字。但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黄庭坚在塑造他的草书书法语言中,他有个独创,即长线配短点。短点让整个书法作品生动,而长线使得整幅作品不花、不碎。

在书法史中元代选不出典型一流草书大家。从略。

    释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己亥六月  启心阁

明代,从徐渭开始。徐渭的草书,善于兜圈,尤其是外圈。线条的缠绕和叠加重复使用,不同的是,他在黄庭坚提按的基础上,加强了线条中段的发力,发力后,节奏加强,线条内部的黑白也接踵而至:从这一点上看,他是独创的。倪元璐的草书线条缠绕和叠加之法,更多的是集中在中宫部分,而且少有绕外圈的情形。线条的中段一承宋黄庭坚以降。王铎的草书是古典草书中最后一个重镇。他的草书线条缠绕规避积点的方式,采用内外兜圈的缠绕法,复加积墨的方式成面,开创草书领域的新篇章。不得不说的是,傅山在继承王铎的缠绕的基础上,进行均匀化的处理,也是成一家之貌。有明一代,黄道周的草书线条中的缠绕是相对凝练简约的,基本是依照单字的笔顺走内化的缠绕。大有以静制动的魄力和勇气。相对而言,张瑞图在明代是一个特例。除了他的风格和结体特例外,他在草书线条中几乎不使用缠绕,而取叠加,直来直去,复归大道至简的艺术哲思。

清是碑学的世界,从略。

书法,是通过笔墨线条来表现自己哲思的一门艺术。历代相承,各有创新。而这些哲思所体现在线条的缠绕、叠加中,无非是追寻艺术家自身对书法领域中那黑白概念的认知,更是对这人世间黑白的认知。

写字,写心;为艺,为心。应作如是观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