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背】经方口诀来袭(四)

 昼三夜二205 2019-07-12

导读:近日,《经方助记手册》正式出版,书中除了将经方方证整理成口诀后,还将张仲景常用的50味药编成押韵对仗、朗朗上口的歌诀形式,易学易记,同时,加上简明精炼的【提要】,让读者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掌握仲景用药的核心内容,更有助于记忆和应用,今天分享三个方证的歌诀。

黄芪体质

【歌诀】

面色黄白红隐隐,
黄暗乏泽肉不紧,
腹软舌淡胖苔润。
面色无华目少精,
遇风冷,易过敏,

先干后溏大便稀,
易疲乏,易出汗,
多食易饥腹易胀,
易浮肿,多足肿,
手足麻木用之灵。

【提要】


①四诊特征:体型偏胖,精神疲惫,面色黄暗或暗红,缺乏光泽;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湿润;腹部松软,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面部及下肢多有浮肿;舌质多淡红或淡胖, 或紫暗。中老年人较多见。

②常见症状:易疲乏,易出汗,易头晕,胸闷气短,运动后尤为明显;能大量进食而不耐饥饿;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浮肿;畏风,易于鼻塞、气喘;手足易麻木,骨关节疼痛,溃疡难以愈合。形象地说,“黄芪体质”肌肉松软、多水多湿,很像一个盛水的皮囊或一块水豆腐。这种体质类型的形成除遗传因素以外,尚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营养不良、贫血、久病等有关。


③此类体质的易出汗、畏风,与“桂枝体质”相似, 但无“桂枝体质”的腹肌紧张拘急疼痛;浮肿、易喘息、鼻塞等与“麻黄体质”相似,但无“麻黄体质”的无汗、身体痛。

黄芪证

【歌诀】


自汗盗汗恶风袭,
身重浮肿溲不利,
肢体麻痹成不仁,
溃疡不敛脓水稀。


【提要】


①自汗,盗汗,恶风。自汗、恶风与桂枝证相似,其区别点在于:桂枝证自汗的同时常伴有发热或身热感、失眠、头痛、动悸等,而黄芪证无以上诸症;“桂枝体质”多体瘦而肌肉坚紧,而“黄芪体质”多肌肉松软而浮肿。

②浮肿,身重,小便不利,肢体麻痹不仁。


③溃疡久不收敛,脓水清稀。

玉屏风散方证

【歌诀】

易患感冒畏惧风,
自汗喷嚏头身痛,
小便短少身浮肿,
大便溏薄玉屏风。

【提要】

①易于感冒,畏风,自汗,打喷嚏,身痛或头痛。


②浮肿或易浮肿,小便少,大便溏薄。

③本方证与桂枝汤证的鉴别要点:一是体质不同,“桂枝体质”与“黄芪体质”在四诊特征上区别明显。二是本方证有浮肿、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水湿内蕴的症状,而桂枝汤证则以腹痛、关节痛等痉挛性症状为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