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张胜军qeelmqlk 2019-07-12
qiancao

茜草

别名:茹芦、茜根、地血、活血丹、涩拉秧、小活血、土丹参、红内消

性味:,性

归经:经。

适用体质:

食用禁忌:

脾胃虚寒、精衰血少、阴虚火旺者及无瘀滞者慎服。

畏鼠姑。

勿犯铜铁。

不宜与降血压的药物合用。

少数病例可有较持久的恶心和轻度血压升高等反应。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6~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凉血,止血,活血,祛瘀,通经,舒筋活络,止咳化痰。

 1.凉血化瘀止血(出血证)用治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尤为适宜于血热夹瘀所致的各种出血证。用治血热吐衄、崩漏等症,常与侧柏叶、生地黄等配伍为用;气虚崩漏者,每与黄芪、山茱萸等同用,如同冲汤。

 2.活血通经(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证)用治瘀血阻滞所致的血瘀经闭,可单取本品与酒水煎服,或配以桃仁、红花等同用。用治跌打损伤,可单取本品浸酒内服,或与三七、乳香等配伍同用;用治风湿痹痛,常与鸡血藤、海风藤等同用。

茜草图片

茜草相关疾病

    茜草主治

    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疲脉络所致的吐血、咯血、蛆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血滞经闭、关节痹痛、跌打肿痛等。

    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黄疸型肝炎、消化道出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泌尿道感染、涛疮、疔疮疖肿、荨麻疹、白血病、慢性腹泻、假丝酵母菌感染等。

    茜草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多种羟基蒽醌衍生物,如茜草素、异茜草素、经基茜草素、大黄素甲醚等;尚富含钙离子等。具有止血、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茜草根温浸液能缩短家兔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茜草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茜素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茜草根煎剂给小鼠灌胃,有止咳、祛痰作用;对离体兔回肠,茜草根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的收缩作用。

    1.茜草具有止血作用。
    2.茜草粗提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
    3.茜草中环六肽类成分及甲醇提取物有抗癌作用。
    4.茜草提取物对人工心肌梗死模型有降低ST段、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
    5.茜草煎剂和水醇提取液有祛痰镇咳作用。
    6.茜草有抗菌作用。
    7.茜草制剂能防止实验性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茜草可增强子宫收缩。有与芦丁相似的抗炎抑菌作用。

    茜草食用方法-怎么吃

    日常用量:8~12g,可煎服,也可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或煎水洗患处;或入丸、散;或浸酒。

    茜草禁忌-副作用

    脾胃虚寒、精衰血少、阴虚火旺者及无瘀滞者慎服。

    畏鼠姑。

    勿犯铜铁。

    不宜与降血压的药物合用。

    少数病例可有较持久的恶心和轻度血压升高等反应。

    茜草选方

    1、乌发:茜草500g,生地黄1500g。水煎3次,去渣取汁,再熬成膏。每日1小勺,空腹温酒送服。连续服用1个月。

    2、治月经过多:茜草、炒槐花各8g,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各10g,大蓟小蓟各12g,蒲黄5g。水煎去渣,取汁,温水送服。每日1次,日服两次。

    3、治吐血后虚热燥渴:治吐血后虚热燥渴茜草、黑豆、炙甘草各等分。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加水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热水送服,不枸时服。

    4、治鼻出血:治鼻出血茜草根、叶各50g,乌梅肉(焙干)25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乌梅汤送服。

    方一:治疗慢性腹泻

    茜草适量,炒黑存性,研为细末,加少许红糖。每日3次,每次9g,饭前服,1周为1个疗程。

    方二:治疗吐血、咯血

    茜草炭、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各6g,熟地黄9g,水煎服。

    方三:治疗外伤出血

    茜草根适量,研细末,外掺伤外。

    方四:治疗跌打损伤

    茜草根120g,白酒750ml。将茜草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ml,每日2次。

    方五:治疗龋病牙痛

    茜草根1g(干品),用纱布包好放在消毒碗内,加乳汁10ml,浸泡数分钟,待液体成淡红色即可应用。用时将浸液用棉球或滴管滴入牙痛病人双眼的泪囊口处,每1~2分钟滴1次。

    方六:治疗软组织损伤

    茜草根200g,虎杖120g。用白布包煮20分钟,先浸洗,温后敷局部,冷后再加热使用。连续用药5~7日。

    方七:治疗月经先期量多

    茜草15g,荆芥炭9g,牡丹皮10g,乌贼骨9g。水煎服,经前1周每日1剂,连服5~7日。

    方八:治疗关节痛

    茜草根60g,猪脚1只。水和黄酒各半,炖2小时,吃猪脚喝汤。

    茜草怎么吃

    茜草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茜草味辛,寒。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茜根味苦寒,主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


    《本草纲目》:茜根,赤色而气温,味微酸而带成。色赤入营,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阴血分之药也,专于行血活血。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


    《本草蒙筌》:味苦,气寒。阴中微阳。无毒。疗中多蛊毒,吐下血如烂肝;治跌久损伤,凝积血成瘀块。虚热崩漏不止,劳伤吐衄时来;女人经滞不行,妇人产后血晕。凡诸血证,并建奇功。除乳结为痈,理体黄成疸。


    《景岳全书》:亦名过山龙。味苦甘,气微寒。阴中微阳,血中要药。其味苦,故能行滞血;其性凉,故能止动血。治劳伤吐衄时来,除虚热漏崩不止,亦通经滞,又疗乳痈,散跌扑血凝瘀聚,解蛊毒败血烂肝,凡诸血热血瘀,并建奇功。若女人经血不通,以一两酒煎服之,一日即通,甚效。若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


    《本草备要》:通行血。色赤入营,气温行滞。味酸走肝,而咸走血。《本经》苦寒。入厥阴血分。心包、肝。能行血止血,能行故能止。消瘀通经,又能止吐崩尿血。消瘀通经。酒煎一两,通经甚效。治风痹、黄疸,疸有五,黄疸、谷疸、酒疸、黄汗疸、女劳疸。此盖蓄血发黄,不专于湿热者也。女劳疸必属肾虚,亦不可以湿热例治,当用四物知柏壮其水,参术培其气,随证而加利湿清热药。崩运扑损,痔瘘疮疖。血少者忌用。


    《神农本草经读》:气味苦寒者,得少阴之气化也。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而此能入手足少阴,俾上下交通而旋转,则痹自愈矣;上下交通,则中土自和,斯有补中之效矣;中土和,则湿热之气自化,而黄疸自愈矣。又《素问》以芦茹一两、乌鲗骨四两,丸以雀卵,饮以鲍鱼汁,治气竭肝伤,脱血,血枯,经闭,丈夫阴瘘精伤,名虫四乌贼骨一芦茹丸。芦如,即茜草也,亦取其入少阴以生血,补中宫以统血,汁可染绛,以血而能行血与欤。后人以此三味,入乌骨白丝毛鸡腹内,以陈酒童便煮烂,烘干为丸,以百劳水下五、七十丸,治妇人倒经,血溢于上;男子咳嗽吐血,左手关脉弦,背上畏寒,有瘀血者。

    茜草药用部位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蔓性草木。根细长,金黄色或橙红色。茎方形,具四棱,疏生细倒刺。叶4片轮生,有长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柄、叶缘和叶反面均有细刺。秋季,梢头叶腋开淡黄色小花,排成圆锥状聚伞花序。结球形肉质浆果,成熟时黑色。秋冬采根,秋采茎叶,鲜用或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田边、路旁、低山坡灌木丛中。

    茜草选购储存

    均以表面红棕色、断面红黄色、无莲基及泥土者为佳。

    热门药材推荐

    玫瑰花
    疏肝解郁,行气和血 三七
    活血止血,消肿定痛 当归
    血虚能补,血枯能润 党参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 冬虫夏草
    专补命门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石斛
    界胃生津,滋阴清热 枸杞
    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黄芪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海马
    补肾壮阳,滋补温内 黄精
    补肝滋肾,气阴双补 鹿茸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健骨 人参
    补气第一圣药,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甘草
    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 蜂蜜
    润肺止咳,润燥通便,补中缓急,解毒 桑葚(桑椹)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丹参
    活血化瘀,止痛,凉血清心,安神,消痈 灵芝
    补气养血,养心安神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五味子
    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莲子
    养心安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葛根
    解表退热,生津,止泻,降血糖 金银花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赤小豆
    利水消肿,减肥,解毒 薏苡仁(薏米)
    利水渗湿,消肿排脓,健脾,美容

    补血食材推荐

    鸡肉
    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 桂圆
    补血、安神、养心脾 乌鸡
    花生
    黑芝麻
    猪肝
    荔枝
    红糖
    桑葚
    益肾、滋阴、补肝、养血 黑木耳
    葡萄
    益气补血、开胃生津、强健筋骨 大枣
    补血益气、健脾和胃

    由茜草推荐相关穴位

    由茜草推荐相关食材

    茜草茶方

    • 归茶

      专用于阴虚型产后缺乳。

    茜草食疗方

    • 高粱穗茜草茶

      降压清火。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

    • 茜草根老茶树茶

      活血去瘀,化痰利湿,行气止痛。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等。

    • 双花三草酒

      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等。

    茜草方剂

    茜草偏方验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