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抖音好快乐呀,然后我一咬牙卸载了

 放毒 2020-09-15

你现在还经常刷抖音吗?

抖音刚出来那会儿毒少很沉迷,时间方便就刷一会儿,上面有各种有趣、有才的人和事儿。

后来刷的时间越来越短,打开的次数越来越少,现在只是偶尔看看有钱人的枯燥生活。

抖音没变,很多制作越来越精良,但我撑不住了。

刷抖音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不知不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比看一部电影轻松多了,因为几乎每个15秒的视频都很精彩,不啰嗦没铺垫直接给你极致感受。

刷了半年多抖音后,我从满足变成了空虚。套路就这么多,变来变去也有穷尽的时候。

这有点像喝咖啡熬夜,一开始一两杯就够了,但随着时间推移兴奋效果逐渐减弱。

想继续获得同样水平的刺激效果,需要不断喝下越来越多的咖啡,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耐受性”。

一直喝不会一直醒,最终会崩溃。

和长视频、电影不同,15秒的抖音很轻便,不用承载太多意义,有趣就够了,而推荐机制会引导创作者不停打造爆款。

这样的结果是相似的元素大量重复,刷抖音成了纯粹的杀时间行为。爆米花电影也得承载一些意义,15秒视频基本是阅后即焚。

各种网红、社团为了持续增加流量,想方设法设法上热门,很多内容不再有趣,而是猎奇、过界,一切为了吸引眼球。

上个月,一条“女教师在课堂上摆拍抖音”的视频热传,一位“女教师”身穿性感服装给小学生上课,这段视频确实火了——人们纷纷质疑这么做合适吗?

当地教育局迅速调查,原来这名女子不是老师,而是一名抖音主播,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在教室要求学生配合拍摄抖音视频。

《人民日报》微博怒斥这一无底线行为。

最终这位女主播的账号被封禁。

浙江一位45岁的陈先生,为了自己的抖音获得高人气,突发奇想给猫灌白酒,结果猫喝了酒后直接睡了。猫睡醒后性情大变,将陈先生手臂、颈部抓出多道血痕。

这真的有点病态,已经开始影响他人危害动物了。

而对没有多少认知能力的儿童来说,一些恶搞视频成了错误引导。陕西西安一名8岁男童因模仿抖音上“胶带粘门”的整人视频,导致6岁的弟弟绊倒摔伤。

类似模仿导致受伤的新闻不是孤例,长沙一名女大学生组织挑战高难度动作,录制过程中不慎被甩飞受伤;

武汉一个爸爸将两岁女儿向上翻转180度时失手,孩子头部着地,导致脊髓严重受损。

不要嘲笑这些人为什么这么作,事情的另一面是相关APP监管的缺失。海外版抖音“TikTok”在多地遇上麻烦,不仅仅是因为其他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

英国《镜报》2019年2月报道,英国多所学校已经就TikTok向家长发出警告。

2019年2月,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美国被指控侵犯儿童隐私法,罚款570万美元。

2019年4月,印度Madras高等法院通过一项指令,认为TikTok对“儿童有害”,指示政府禁止印度本土下载TikTok。

内容监管问题、内容形态固话,这是目前抖音面临的两大难题。为了扩展内容生态,抖音已经全面开放用户1分钟视频权限,放开时间限制将会出现新题材作品,这些新作品能否改变用户使用抖音的预期还不确定。

而监管问题将会一直存在,这需要引入国际化人员管理体系,才能迎接全球市场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