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案(私藏)

 369蓝田书院 2019-07-1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

中医学称其为面瘫,口眼歪斜。

病因由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面部经络引起。

【治疗】

以散寒化湿,活血通络为治则。采用:

1)中频脉冲电治疗:面位,30min qd;

(2)针刺治疗:穴取: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水沟、迎香、合谷(对侧)、太冲(同侧)。其中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 30min qd;

(3)TDP 照射:面部,30min qd;

(4)刺络闪罐:根据情况选颧髎、颊车、地仓中之一刺络闪罐,微微出血,隔日用。

【注】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首先要排除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可能,可采用CT进行排除。

早期面瘫可结合:

①0. 9 %NS100ml+ 青霉素640 万 U+ 地塞米松10mg(前三天)ivgtt 50d/min;

②5﹪GS250ml+病毒唑 0.5g ivgtt 50d/min;

③5﹪GNS250+ 654-215mg ivgtt 50d/min 。以上治疗连用5日。

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氏面瘫),预后较差。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