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薷----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zezdjdq 2019-07-13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香薷香薷​香薷(原变种)直立草本,高0.3-0.5米,具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棱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

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状下延成狭翅,边缘具锯齿,上面绿色,疏被小硬毛,下面淡绿色,主沿脉上疏被小硬毛,余部散布松脂状腺点,侧脉约6-7对,与中肋两面稍明显;叶柄长0.5-3.5厘米,背平腹凸,边缘具狭翅,疏被小硬毛。

穗状花序长2-7厘米,宽达1.3厘米,偏向一侧,由多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宽卵圆形或扁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具芒状突尖,尖头长达2毫米,多半退色,外面近无毛,疏布松脂状腺点,内面无毛,边缘具缘毛;花梗纤细,长1.2毫米,近无毛,序轴密被白色短柔毛。花萼钟形,长约1.5毫米,外面被疏柔毛,疏生腺点,内面无毛,萼齿5,三角形,前2齿较长,先端具针状尖头,边缘具缘毛。花冠淡紫色,约为花萼长之3倍,外面被柔毛,上部夹生有稀疏腺点,喉部被疏柔毛,冠筒自基部向上渐宽,至喉部宽约1.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开展,3裂,中裂片半圆形,侧裂片弧形,较中裂片短。雄蕊4,前对较长,外伸,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柱内藏,先端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毫米,棕黄色,光滑。花期7-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1]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变种

名称形态特征产地生境
重圆齿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缘具重锯齿。
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林中、开旷山坡及沟谷中,海拔2300~36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
疏穗变种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穗状花序疏离;苞片外面被微柔毛。产山西,四川;生于河岸阶地向阳处。模式标本采自山西兴县。
少花变种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矮小;花序较疏落。产河北北部;生于山地溪间石缝中。模式标本采自北京昌平。
多枝变种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自基部多分枝;苞片紫色,无缘毛或缘毛甚短。产河北,云南。朝鲜,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朝鲜。
短苞柄变种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矮小,自基部多分枝;苞片近圆形,具短柄。产四川西部,西藏东部。模式标本采自西藏瑞霁河。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生于山野。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地都可以栽培,粘土生长较差,碱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分布

除新疆、青海外几产中国各地;苏联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印度,中南半岛也有分布,欧洲及北美也有引入。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折叠 种植方法

选地:香薷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碱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类、豆类、蔬菜为好。

整地:翻地20厘米,翻前施入农家肥,垄作行距40厘米~50厘米,或作成平畦。由于种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细。

播种: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宜播方式有条播或撒播。具体播种时间由香薷上市时间来决定。春季播种在终霜结束前6天~8天为好,为了市场均衡供应,可以每10天~15天播种一批;为了冬季上市,播种时间应在初霜期前80天~90天。为了一次出全苗,播种的要保征土壤一定的湿度,覆土要浅,要镇压。

折叠 田间管理

苗出齐后及时间苗,株距2厘米~5厘米;垄作的要及时中耕除草;撒播的、小行距条播的要及的人工拔草,也可用拿扑草净或禾草克化学除草剂防治禾本科染草;地力较高的地块可以不追肥,地力差的在苗高15厘米造硝酸被一次。干旱适当灌水。

折叠 种子采收

采种可以设采种田;也可以在生产田中选穗大健壮的母株,当上部花序的种子已经成熟,下部开始落地时,在早晨轻轻割掉,放在塑料上晾晒3天一5天即可脱粒。采种时间很重要,割早了种子没成熟,割晚了种子都落地了。每亩可产籽24公斤。[2]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既能发汗而解表,又能化湿和中而解暑,还能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功似麻黄,药力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故素有"夏月麻黄"之称。治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夏秋阳暑、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霍乱、水肿、鼻衄、口臭等症。

折叠 药用

药物性状:粉末特征:淡棕绿色。

① 非腺毛1~6细胞,平直,弯曲或顶端弯成钩状,直径11~34μm,长q约至512μm,有的基部细胞膨大至70μm,壁稍厚,表面有细密疣状突起。

② 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59-86μm,柄单细胞,极短。

③ 小腺毛头部圆形或长圆形,1~2(-4)细胞,直径16~33μm;柄1-2细胞,甚短。

④ 叶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连珠状增厚,表达式面有细条纹;气孔直轴式。

⑤ 叶肉细胞含细小草酸下方晶,直径1.5~6μm。此外有萼片表皮细胞、花粉粒、茎表皮、柱鞘纤维及导管等。

药材炮制: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雷公炮炙论》:凡采得(香薷),去根留叶,细锉,暴干,勿令犯火。

性味:辛,微温。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孟诜:温。

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

④《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手少阴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阴大肠经。

功能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

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

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

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注意事项:表虚者忌服。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

①《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

②《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实用验方

⑴香薷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次。(《圣济总录》香薷汤)

⑵香薷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⑶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⑷香薷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⑸香薷治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⑹香薷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⑺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⑻香薷治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民族用药

【蒙古药】地上部分用于夏季感冒,发热无汗,泄泻,小便不利《蒙植药志》。

【苗药】野紫苏:全草治瘫痪,痨伤吐血,感冒,月家病,疮毒《湘蓝考》。

【朝药】香薷:全草治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水肿,口臭,中暑头痛,中暑腹胀并泄泻《朝药志》、《朝药录》。

【傈僳药】节胜者莫:全草治夏季感冒,发热无汗,中暑,急性胃肠炎,胸闷,口臭,小便不利《怒江药》。

【畲药】香茹草:全草治中暑呕吐,夏日感冒,全身浮肿,水积腹痛《畲医药》。

【彝药】枝叶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痈疮疔疖,小便不利《哀牢》。

折叠 食用

该品辛温发散,外能解表,下能利尿,功似麻黄而力弱不禁风,适于夏月凉及风水水肿,故有"夏月麻黄"之称。

【香薷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抢水,切段,晾干,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烹调用途】:烹饪调料,可用作烹制肉类、肉汤和泡水饮用。亦可作增香调味品。

香薷适合人群:表虚自汗、阴虚有热者禁服。

香薷食疗作用:味辛,性微温。归肺、胃、脾经。芳香宣散,可升可降。

香薷食物相克:该品与山白桃相克。

香薷做法指导:内服宜凉饮。

⑴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术同用以健脾利水。

⑵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该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该品的适应范围了。

常用食疗药膳方

【香薷饮】:香薷10g,白扁豆、厚朴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可解表散寒,化湿和中,适用于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的的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等。《红楼梦》中林黛玉喝的便是这种。

【香薷薄荷茶】:香薷、薄荷、淡竹叶各5克,车前草10克,水煎代茶饮。可清热除烦,利尿清心,适用于心烦尿赤,口干口苦。

【香薷粥】:香薷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薷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

【香薷二豆饮】:白扁豆30克,香薷15克,扁豆花5朵,将三者水煎取汁频饮,每日1剂。可化湿消暑,可治疗中暑发热,暑湿吐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