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医药馆” 它和莲花一般立在湖水中 它如刺猬一般竖起一身刺 它与石榴一般群居襁褓中 它像鸡头一般直视着天空 它是盘中明珠,质白如玉 它是水中人参,香柔可口 芡实 补脾止泻、固肾摄精、祛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愈。 芡实[qiàn shí]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通常在 9 ~ 10 月种子成熟时采收。 【异名】鸡头果、鸡头米。 【性味】其性平,味甘、涩。 【归经】归入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主治遗精、滑精、脾虚久泻、遗尿尿频、白浊、带下等。 【适用人群】本品具有收敛、滋养作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等疾病。 【注意事项】大小便不利者忌服;食滞不化、新产后者慎服。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 10 ~ 15 克。在药膳、保健食品制作时,可选用煮、蒸、烧、炒、炸等烹制方法。 【炮制方法】 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味淡、微酸。 芡实可单用,用于健脾止泻时,也常与莲子、山药、白术、茯苓、白扁豆等药材同用。
推荐搭档:金樱子 芡实甘涩性平,入脾、肾经,功擅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偏于健脾; 金樱子酸涩性平,入肾、膀胱、大肠经,长于固精涩肠、缩尿止泻,重在收涩。 二者伍用,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缩尿止带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肾亏虚、精关不固、膀胱失约、湿浊下注所致之遗精、尿频、白浊、白带过多以及脾肾虚弱之久泻久痢等症。 知识拓展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2.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玄方》分清丸)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他对养生很有研究,著有《东坡养生集》等书。他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 食膳与实际应用 芡实营养价值较高,干燥的芡实种仁成分以淀粉为主,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和一些收敛性物质,向来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称。芡实主要以种仁供食用,其叶柄和花梗也可作蔬菜炒食。
芡实最宜打粉入膳,制作粥、面食等主食,也可入丸、散。煎服用量在10~15克。 1 芡实山药粥 【功效】 此粥可补虚劳、健脾益气、止泻止遗,对脾肾两虚所致的各种遗泄症均有食疗作用。 【食疗药膳】 芡实30克,粳米、鲜山药各100克,白糖适量。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倒入适量水,先放入芡实煮软,再倒入粳米、山药,煮至粥成,加白糖调食。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芡实的最佳搭档是:莲子、燕窝、银耳、山药、白扁豆、百合之类的白色食物。这些食物都是女人常用的美肤、健脾之物,尤其是白扁豆,不仅健脾,还可祛湿。 1 芡实糕 芡实糕是一种松软的传统特色糕点,主要材料有鲜芡实、大米粉(糯米粉)等,辅料有白糖,由浙江嘉善西塘古镇居民最早制作并流传至今。 【功效】补脾,益肾,固涩。适用于小儿慢性脾虚腹泻、肾虚遗尿。 I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