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君鸭与清炖肥鸭,哪一款肥鸭让你最想穿越历史?

 大衣哥有才 2019-07-13


那是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意欲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免费网络资源

昭君出塞这件事史书记载并不算翔实,但都无一不赞叹昭君之容貌,如《后汉书﹒南匈奴传》中描述:“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乐府古题要解》写其“光彩射人,悚动左右”,《琴操》写其“端正闲丽”。

在汉代,去和亲的姑娘们很多,其中不乏宗室女子,但是唯独留下了王昭君的名字,一方面是由于她的美貌确实让人倾倒,一方面也是由于她自愿请嫁,脱颖而出,才智、胆识过人。到了边塞后,《后汉书》记载,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有二子,后呼韩邪单于去世,“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由于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按《乐府古题要解》的记载,昭君的归宿十分凄凉,由于昭君第二任丈夫离世,按照胡俗,她得再嫁与前夫的儿子:“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单于死,子世达立。昭君谓之曰:‘为胡者妻母,为秦者更娶。’世达曰:‘欲作胡礼。’昭君乃吞药而死。”

昭君鸭与清炖肥鸭,哪一款肥鸭让你最想穿越历史?

王昭君

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联系交流,也维护了双方边境的和平,因此被后世反复传颂。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还有王安石的《明妃曲》写道“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从诗中可以看出,昭君留在边塞,不管过的好与坏,终究是一去不再回头,留下青冢,任凭后世悼念和猜测。

昭君鸭似乎就是王昭君到边塞后生活的一种写照。王昭君是南郡秭归人,也就是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在汉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她,忽然进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武侠小说《玉娇龙》:玉娇龙出身伊犁总兵之家,是清朝上层社会人物,而罗小虎是沙漠大盗,他们之间压抑而无法克制的爱情,就是因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导致。而昭君置身于粗犷、陌生的边塞环境中,浓烈的思乡之情,加上衣食住行和文化上的反差,和《玉娇龙》中那种描述,似乎是非常贴近的。

来到边塞后,没有精细的点心,没有中原的大米,吃不惯面食,也没有各种精心烹制的菜肴,呼韩邪单于娶回来的这位大美人,眼见就要消瘦下去,这时候,大厨想出了一个法子,把粉条和油面筋泡在一起,用肥鸭熬汤煮,结果这道菜昭君相当满意,终于能够展颜开怀大吃。这道菜于是很快在边塞流传开来,最终发展成今天的昭君鸭。

昭君鸭与清炖肥鸭,哪一款肥鸭让你最想穿越历史?

炖粉皮的昭君鸭

我国吃鸭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浙江河姆渡、福建武平等地出土的新时期陶鸭有5000年前的历史,江苏句容、河北平泉、河南郑州的考古遗址都曾出土过4000年前的铜娅尊乃至鸭蛋。这些考据证明,在四五千年前,我国就有养鸭子的传统了。据《齐春秋》记载:陈、齐两军在南京幕府山地区对战时,陈“会文帝遣送米三千石,鸭千头。帝即炊米煮鸭……人人裹饭,媲以鸭肉,帝命众军蓐食,攻之,齐军大溃。”可见春秋时吃鸭肉就很普遍了。历史古籍中很多都记载了烹制鸭子的方法,比如《金陵琐志》、《调鼎集》、《随园食单》、《儒林外史》等。美食描写比情色描写还多的《金瓶梅》里,也不乏写吃鸭肉的段落:新上任的清河右卫指挥云理守送给西门庆的礼单里,“貂鼠十个,海鱼一尾,虾米一包,腊鹅四只,腊鸭十只”,书中,还有板鸭、烧鸭等吃法。

昭君鸭这种吃法,有中原肥鸭的肉香味,混之塞外粗犷的乱炖口味,吃起来格外异域风情。这款肥鸭,不知道看官们愿不愿意穿越到汉代昭君出塞那个年代,一边吃鸭,一边感受那种苍茫原野中的凌厉朔风,感受昭君出塞那种悲怆、壮烈的氛围。

昭君鸭与清炖肥鸭,哪一款肥鸭让你最想穿越历史?

炖面筋的昭君鸭

再来看一款炖鸭,来自《御香缥缈录》的记载。《御香缥缈录》的作者裕德龄少年时随父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生活了六年,有留洋经历的她,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和妹妹容龄一起被慈禧太后诏进宫中充作“御前女官”,在清宫里侍奉慈禧两年,做过慈禧御前英、法等文的翻译,还做过光绪的英文教师,她与容龄姐儿俩陪伴慈禧“化妆、游玩、看戏、学车、写字、观花、赏狗、掷骰和筹备各种节日。”

《御香缥缈录》是德龄用英文写的晚清宫廷实录,又名《慈禧后私生活实录》,书中记载了她在慈禧身边的见闻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作为吃货的我,自然是先看《御膳房》这一章。

在《御膳房》里记载着慈禧非常喜欢吃鸭子,对于鸭子,慈禧“特别的钟情,除却那一块有奇臭的鸭屁股之外,伊简直不肯轻易放过的”。

昭君鸭与清炖肥鸭,哪一款肥鸭让你最想穿越历史?

清炖肥鸭

鸭子的各个部位,御厨们都可以用种种不同的方法调制起来用于慈禧佐膳。鸭舌,可以和鸭子的肉放一起炖,每次至少二三十条,浮在汤的上面。然后用一个特备的杏黄色的大碗盛好端给慈禧。鸭掌,用盐水调制,虽然这道菜只有一点蹼皮供人咀嚼,吃完就只剩下骨头了,但依然是每次“小吃”必备的一样菜。还有鸭肫肝、鸭脏等等。

可见,慈禧对鸭子确实是情有独钟。鸭子的各个部位都吃到了,慈禧依然不满足,唯有吃一回全鸭的肉,才能更为解颐。

今天要说的“清炖肥鸭”,就是这样一道让慈禧吃完后心满意足的菜。它的煮法是,先把鸭子毛去掉,再去掉肝脏,洗干净,然后“加上一些调味品,把它装在一个磁罐子里;再把这个磁罐子装在一个盛着一半清水的钳锅里,紧紧地盖一了锅盖,不使它走气,就是这样尽让文火把它蒸着,一连蒸上三天,鸭子便完全酥了”(《御香缥缈录》)。这个鸭子滋味确实特别棒,蒸了三天的鸭子,这鸭肉,全部都酥软了,酥到筷子一夹就可以扯开,完全不用费力气,对于牙口逐渐不好的慈禧,也能够大肆咀嚼。

昭君鸭与清炖肥鸭,哪一款肥鸭让你最想穿越历史?

散炖肥鸭

慈禧很会吃,对于这道鸭肉,她只偶尔夹一点鸭肉吃,她最爱的,还是吃那层鸭皮,调料的滋味都浸透了鸭皮,经过几天的蒸煮,鸭油都已经渗透到汤里,所以鸭皮肥而不腻,鲜美可口。

提到慈禧,国民大多咬牙切齿,她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似乎散发出误国误民的腐朽气息,但是在养生、饮食方面,后人却也拿她当做范本来研究。比如她爱吃的养颜食物菊花饺子、菊花火锅等。慈禧还以山芋、核桃、黑芝麻、鸡翅膀、白萝卜等作为原材料,让御膳房作出回春膳食。日本药膳研究家阪口珠未出版了一本《慈禧太后的抗衰老食谱》,书中就总结了当年慈禧太后的美容膳食,其中介绍了77种美食的制作方法。

今年大年初一,故宫开了一家火锅店——故宫角楼餐厅,就有慈禧同款锅底,超真实还原了慈禧太后的菊花火锅。这款火锅,也被记录在慈禧私生活实录《御香缥缈录》上:用铜火锅盛鸡汤或肉汤,以急火烧沸,再投入肉片,并杂以白菊花瓣。由此形成一道名吃“白菊乌鸡涮红锅”。故宫推出的这道火锅很快走红于网络,慈禧的养生术再次被翻出来为公众所知。

昭君鸭与清炖肥鸭,哪一款肥鸭让你最想穿越历史?

慈禧太后喜欢的菊花火锅

慈禧的保养是否有用呢?在美国女画家卡尔的描述中可见一斑。1904年,卡尔跟随美国大使康格给慈禧画像,相处了九个月。后来,卡尔在《慈禧写照记》中描摹了慈禧的容貌:“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而且其性情佳丽姣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慈禧太后身体各部位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太后广额丰颐,明眸隆准,眉目如画,口唇宽度恰与鼻宽相称。虽然其下颌极为广阔,但丝毫不现顽强的姿态。耳轮平整,牙齿洁白得如同编贝。……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她已享六十九岁的大寿,平心揣测,当为一位四十岁的美丽中年妇女而已。”这与网上能找到的慈禧的照片,似乎有很大反差,但也不能不说见过本人真容的卡尔,或许更为描述的真实。

回到清炖肥鸭和昭君鸭,这两道美食,似乎只有穿越回历史,才能够享受到它的滋味。那么,你是愿意回到汉代,在遥远偏僻,蛮荒寒塞,语言不通的北方去吃一道一锅乱炖的昭君鸭,还是穿越到甲午战争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毁的大清国,拿一款“大雅斋”官窑的瓷器吃一回精美烹饪的清炖肥鸭?这似乎是一个世界观问题了。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