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看到王安中(1076—1134)这个名字,自然就会联想:这家伙是王安石的什么人? 在宋朝的诗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王安+的名字:王安上、王安之、王安中、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其中最显赫的当然是变法宰相王安石了。王安石兄弟七人,依次是:长兄王安仁、二兄王安道、大弟王安国、二弟王安世、三弟王安上、四弟王安礼。 可以看出王安中比王安石(1021-1086)小了半个世纪,并不是王安石的兄弟。他们一个是南方人(王安石江西临川),一个是北方人(王安中山西曲阳)。 王安中虽然没有王安石那么有名,但是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刻,他也成了一个关键人物。在镇守北方的时候,他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甚至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北宋灭国。 一、 王安中捅了一个天大的篓子 燕山之议与靖康之祸王安中,字履道,宋史有传, 年轻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 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及第。宋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有《初寮集》,取”慎初“之意, 。 1120年,北宋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国。北宋派童贯等人多次率军攻打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无能的宋军无奈求助于金兵,眼看着辽五京均被金国攻下。 宋金双方经过协商后,金军给予燕云十六州几个城市,并且获得岁币,然而北宋最后只获得金军洗劫后的一些空城。 这期间,王安中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与金国的燕山之议,协议达成以后,王安中出镇燕山府。 在双方联合攻辽的过程中,金兵和百姓都看清了宋军的无能,这为以后的金兵南下埋下了祸根。能力不足却不自量力的宋朝不久又犯了一个错误,王安中因此事在历史上占了一次C位。据南宋人叶隆礼撰写《契丹国志》所记:
翰林学士李石与高党曾经被金兵捕获,后被平州守将张瑴(jue)放归。二人至燕京跟王安中说,张瑴是个能人,他本是辽国人,不得已投降金国,如今想献城归宋,他可以协助驻守边疆。 在王安中的安排下,两个人的建议直达圣听,宋徽宗采纳了王黼建议,拒绝了赵良嗣的劝谏,收留张瑴并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平州。 金兵本来就想南下,这下找到了理由,几次胜负以后,金军攻破平州,张瑴败逃燕京城。在金人的索要之下,王安中杀了一个平民将首级送给金兵,没想到竟被识破。后来不得已杀了张瑴,函首送到金国。另一位降宋的辽国大将郭药师兔死狐悲,说:"如果来索要药师又当怎样呢?我是不是也一样的下场?"
王安中做的这件情,使辽降宋的官兵将领认清了宋朝统治者软弱腐败,种下了以后叛宋降金的种子,张瑴(jue)事件又成为金以后侵宋的借口。 这是宋宣和五年(1123年)的事情。 郭药师的一席话,让王安中寝食不安,于是上奏朝廷请求调离, 不久被召回。而郭药师后来果然降了金。 1125年,金兵以张瑴(jue)事件为借口攻宋,在兵临北宋首都开封城下,缔结条约而归。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1127年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俘北上。王安中回京以后,又被贬随州、象州等地。这位惹祸的祖宗因祸得福,反而躲过了靖康之难。不久康王赵构登基,王安中又在南宋混吃混喝了几年, 五十九岁去世。 二、宋徽宗赐诗王安中 一语成谶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记录了宋徽宗赐给王安中荔枝的故事:
宋金联军击败辽国以后,金兵把燕京归还(应该是卖还,代价很高)了宋朝,王安中成为”燕帅“。这一年,园林艺术家宋徽宗赵佶在禁苑种的荔枝结了果,于是宋徽宗派人给远方的王安中送去,还写了一首诗:
皇帝说,宫内的荔枝熟了,北方收复之地的百姓也回到了京师(宋徽宗好事连连,自以为是汉唐盛世吧?),这种美味我不忍独享,因此要赐给我最喜爱的大臣们,弹指间送荔枝的千里马就跑到了燕山。 有人说这首诗化用了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道荔枝来”,从皇帝之口道出不太吉利。后来也果然如此,一语成谶,国破人亡。 三、王安中戏作《同名诗》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七记载了一件趣事:
王安中在京城的时候,偶然见到一个亭子上有题字,落款写道”安中“二字,却没有写姓氏。别人介绍说,这是河朔人何安中的字。王安中担心别人分不清楚,于是写了一首戏作《同名诗》题在后面:
1、小冠子夏 汉代名臣杜延年之子杜钦很有学问, 他与茂陵人杜邺都字号子夏,才学不相上下,因为他一只眼瞎,人称"盲杜子夏"。杜钦最讨厌人说他眼瞎,就自己戴小帽子来与杜邺区别,从此人们称他为"小冠子夏",杜邺被称为“大冠杜子夏”《汉书·杜钦传》:
2、惊座孟公 汉朝陈遵字孟公,当时有人与陈尊同姓同字不同名,陈尊每次光临之处,满座惊动,被人称”陈惊坐“。《汉书》记载:
3、益号文章缘两李 唐朝有两个李益,其中一个是写出”一夜征人尽望乡“的著名诗人,另一个是同朝为官(太子庶子)的李益。为了区分他们两个人,大诗人李益被称为”文章李益“。 《新唐书·文艺》:
4、翊书制诰有诸韩。 唐朝有两个韩翃,皇帝选拔官员时,特地御批要那个写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唐孟棨 《本事诗》:
5、二玄各自分南北 晋代谢玄与张玄之名字中都有一个”玄“字。《晋书·谢玄传》:
四、王安中《蝶恋花》
上阕的西陵是指曹操在邺都的墓地,千古铜台是指曹操所建铜雀台,曹操《遗命》曰:
王安中在铜雀台与西陵古迹附近宴集,流水浮云,春风烟柳, 官员们在寻欢作乐 。 下阕详细描述了一幅行乐图画。 麟符:州郡长官所持的符信。天子赐予符信,大家仪态闲雅衣带飘飘,宴席间美姬环绕,舞袖飞扬冲散了篆痕般的香雾,管弦声中秋雁飞过。 结束语宋人对于王安中的评价不高,认为他结交奸佞,有”小人之尤“。因燕山之议与张瑴(jue)事件规措失当,有误国之罪。当然,金兵南下,北宋的灭亡不能完全怪罪到他的头上,他也仅仅是在特定的时刻出现在一个比较敏感的位置而已。 不过大家对于他的诗文却评价甚高,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其为人虽然不值一提,但是文章足以传世。
结束时依照惯例,老街用其韵填《蝶恋花》一首,写当年游镇江之感: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