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针探讨 邢洪起

 医道至圣 2019-07-13

现在有的医生只会扎针不会开药,或者只会开药不会扎针,脉理一定不通!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站在气机的层面上,针药的治疗是可以通约的。

本文介绍的邢洪起老师尤善脉针,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和气化的过程有很深的体会,虽言探讨脉针,但背后谈及的均为医理。细读此文,必有受益。

今天晚上有幸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交流的话题是脉针,顾名思义,脉针就是脉和针结合在一起。这个话题说起来挺大,一下子也说不完,就是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我不知道大家平时针灸或推拿时以什么为依据,我只说一下自己的看法。《灵枢经》里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素问》里也说:“不曰针法,而曰针道,言针当顺气血往来之道”,又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其实古人给我们指出来一条路:扎针的时候,以辨证为基础,以舌脉症四诊合参为基础。先别阴阳,就说一个病,至少要先辨清虚实顺逆,然后才可以下针,这样下针,它就有补泻。不知道虚实,无从谈及补泻;不知道经络顺逆,更无从谈起是顺是逆。

一、我对脉的理解

先简单地从脉说起,就说我对脉的理解,然后再说如何把脉与针相对应起来。我们说脉,不是说成一个病,不是通过一个脉去摸他是什么病。我们摸脉是在摸什么呢?摸的是病机,一个整体的病机,就是人的气血在人体内升降出入循环的一个病机。

借助《易经》的几个术语说一下脉理。我们说这个脉,其实他是一个整体,是对一个患者整体综合的辨证分析,然后根据这个辨证分析去用针去用药。从哪着手呢,无极,就说借助适用性原理,天地混濛,虚无生一气。就是我们中医教科书里的整体观念,这整体观念以后就是太极,整体说的是一。在这个整体过程当中分阴阳,就是两仪。是说一气以后,清则升,浊则降。

脉,左脉和右脉,最关键的就是三才。这个三才,不是说天人地整体结合的一个三才,这个三才,在脉里面是非常关键,因为它是一个依据,一个标准。你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区分,分完后才能辨别是有病还是没病?是病在阳还是病在阴?所以三才非常重要。

掌握三才以后就是四象,即气血在人体内的升降出入。

然后是到了五行,五行分开来讲,是金木水火土。其实五行合起来以后,它是说人体的气机,就说整个气在人身上循环到某一个方位,某一个位置,所代表某一个状态,我们称之为五行。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一;分开以后,还是一个五行。

四象和五行,四象运转以后就是五行。左尺脉主升,右寸脉主降,右尺脉主入,左寸脉主出。但这是以中焦为基础的,没有中焦的运化,就没有升降出入。

再说六气,六气在脉里面是有对应的。六气,说起来还是风寒暑湿燥火,就是人立于天地之间,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人在天地之间,感受天地气机的感应。所以六气,笼统的说,就是阴阳的进退。我们摸脉,总体辨的就是一个阴阳。气血在人体内循环,摸脉可以摸出来气血在人体循环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你在哪个环节轻微的松一下,让气血恢复周流即可。

摸脉的时候,摸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变化,摸什么,首先是摸血管的宽度、深度、力度、速度、上下、左右、内外,然后取类比象,分析病机。我们摸脉就是通过这几项分析一个病症,以浮沉迟数为总纲,四季法则为总要,脏腑本性为标准。通过脉去辨证,辨病机,通过病机分析证,然后治疗。还一个就是脉络和脉管,就是经络的意思。其实是在摸气机在人体整体循环的一个过程,气机在人体循环,分开后是阴阳,再分开是四象,再分是五行、六气,合起来还是一个整体,还是从无极划分太极,到无极的一个过程。

中医讲的是气化,扎针讲气化。什么是气化呢?打个比方,我们把一根针分解,切开是两半,再分四半,无限分解是什么呢,是夸克,再分是什么呢?针无限分解,最后什么也没有,是空气,所以说你分是无形,合起来以后就成形,是一个针。我们今天说脉是一个整体,一个气化的过程。然后我们所有的病就两种,要不在阴、要不在阳;要不虚、要不实;左阴出于阳,右,阳入于阴。一个地气上升,一个天气下降,这一切在中焦淡渗的情况下,在无形无端的运化。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只是找在这两个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处理哪个环节就可以。

比方说,普通的颈椎病,头晕,有两种原因,一个脑供血不足,影响压迫,左寸脉沉相,另一种情况,气血在上,右脉不降,弦脉也能头晕。这就是一个病,都是颈椎病,都有头晕的症状,如果不辨证就治疗,都用一个方法,那么一个不升,一个不降,这个头晕能治好吗?用一个针法能不能达到治愈?肯定不行。最起码左脉不升,气血瘀滞在下面上不去,首先打开大椎、风府穴,就可以治疗这种疾病。气血瘀滞在上面不降,影响寸脉大,尺脉小,气血瘀滞在上面,肯定是越供血越难受,这时只能是往下降。治头晕什么时候用风府,什么时候用曲骨,一个风府,一个曲骨,他俩虽然不同的经络,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不同的穴位,都能治这个头晕的症状,都是颈椎病,可病因病机不一样。如果辨证不清,用一种方法治疗,效果就不好。

二、脉络

我们刚才说的是脉,然后说下脉络。人身上有十二经脉、任脉、督脉,也可以说是十四经脉。督脉统诸阳之脉,任脉统诸阴之脉。十二经脉中有一个非常奇妙的组合。我们人体气血是无时无刻都在升降出入过程中循环、运行。通过什么运化、通过什么气化?通过经络、经脉、气血、气血循环。

看看十二经络走向,第一个循环肺经从胸走手,是出的过程;肺经接大肠经,从手走头,是入的过程;大肠经接胃经,从头走足,是降的过程;胃经接脾经,从足走胸,是升的过程。这个组合中包含升降出入。在这一个组合中,所表现的道理是先天。第二个组合,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如果说单纯分开以后,大家看是不是这个规律,它包含是不是也是升降出入。第三个组合,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其中蕴含的又是什么道理。

大家看这三个组合,从中医的角度怎么区分?我个人理解,这三个组合内含天地之道,天地运化之通道,里面包含先天后天运化通道。我们扎针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有机地运用这个规律去治病,我们是不是通过摸脉,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具体的分辨病是在先天还是在后天,是少阴还是趺阳?还是走一个通道?

所有的治疗都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去治疗。最起码脉是不升还是不降,是不出还是不入?升降出入有四大穴位,有阴陵、阳陵、内关、外关。什么时候用是关键,辨证是关键。

我们人体是以水火立极,治疗时要求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根据天气来说,上面是心是火,下面是肾是水。火要下行归肾,肾水要雾化要上升。天上是太阳,阳光往下照射大地,到了土地,热气往下渗透到地下水,地下水水温加热,逐渐积累热量,热量上升到土地,从土地上浮归于天上。人体气血循环也是这个过程。

比方说左尺脉是精血,精血要化成动力、化成气,化成气后,地气要升,升到天上以后,雨要下降,要下降有尺脉收藏,由关脉运化。我们在治病过程中利用天地交合的规律。

古时穴位都是和阴阳、五行结合在一起的。每个穴位取名都有自己的意义,取穴的名字有天、地、日、月、星辰、海、山、丘陵、河谷、溪流。把我们身体比做自然,观天看地,比作自然,应用自然,结合自然规律来分析推演病理病因病机,然后结合这些去用针治疗。

三、脉象与针灸

针灸有很深的理论支持,正常情况下,治疗过程中,一个穴位分三个层次八个方向。

1、针灸举例

举个小病例,拿经常见到的一个症状:眼睛干涩来说,眼睛干涩,我们通常会理解第一:肾精血的不足;第二:有点上火,为什么上火呢,顾名思义就是水太少,正常情况下摸脉的时候尺脉比较空虚,精血不足,寸脉比较浮大。这样我们辨证清晰以后,通过脉象用针用药都可以治疗。

像第一个,肾精不足,虚火上炎,这时候应该补肾,补肾怎么补?是不是扎了太溪就能补?是补不上的,因为说肾虚,虚则补其母,我们要从哪补?我们要从金补,金生水,要从肺上补。这第一针呢,我们取太渊,第二针取太溪。入太渊,肺气宣而降,肺气宣开了往哪降?往肾里降,太渊和太溪,金生水;然后肾水不足以后,上面有虚火,虚火怎么办?取外关穴。这样针对这个病因,这个脉象,你就这么治疗,取三个穴位,太渊、太息、外关,你只要辨证清晰以后,这三个穴位,正常情况下,可以说立竿见影。

再举一个外感气管炎患者的例子,那么病在表,左脉可能是浮,如果有寒的话左脉可能是紧;然后说肺气不降以后呢,气管不好,右寸脉浮,因为右寸脉主浮涩而短是正常之脉,浮细而长,就是肺气上逆而不降,这个时候你直接根据脉象就可以去调整,扎一针左侧的制污穴,一定要扎皮,扎表,因为病在浮,只能是浅扎皮针。然后右侧不降呢,肺卫主降,肺是通过胆胃而降,你扎一针足三里,如果说是这种症状这种脉象,基本上扎这两针他的气管炎症状当下就可缓解治愈。

2、脉象的分析

刚才我们说到分析脉象,怎么去分析它是正常不正常,我们说说这个问题。这个是很关键的,就是你怎么去区分患者有病没病。首先我们通过五脏的本性去分析,然后从四季去入手。

打个比方说,心主血脉,他正常脉象就是浮大而宽,然后不浮大而宽,沉细,肯定是不足;浮的太过以后呢,肯定也是一个病:就是通过这个脏器功能、本位去分析。

比方说肝的正常脉象,脉位在中,肝主血应充实,肝主升法应略有弦象。

那么肾的脉象呢,肾藏精,正常脉象就是沉濡而实,如果说浮了起来以后呢,那肯定阴不敛阳,精血太亏,升发不上去,不能收藏不能升发;然后说太沉了以后呢,那肯定是虚、不足。

我们通过他的这个病例去分析病位,如果说右寸脉主收敛、下降,那么他的脉象就是浮涩而短,浮长或者是浮滑,都是它的病脉。右寸脉不降,你怎么去治疗呢?首先呢你知道肺怎么让它降,它是宣而降,你先宣开取太渊。宣开后你怎么去降?通过胆位去降,扎三里也能把肺气降下来,如果你扎丰隆,有痰呢,你也可以降下来。

你通过脉去摸出来他的瘀滞在什么位置,找到这个瘀滞点找到病因后,先把疾病前端的路打开,让气血能够正常巡环。如果脉是左尺脉浮,脉不升,在不升的基础上要辨清他是肾水太少、是虚,还是是乙木陷于癸水,下面有火。是湿、是寒、是虚,通过脉象迟、数、浮、沉,分析病机。不升,该补水的就太溪,该补火的就丘墟,通过阴陵泉他就往上升。升起来之后,足经阴经的升要上面阳经的配合,配合阳经的升,就是刚才我们说的三个循环。

3、取穴的规律

简单说一下取穴,穴位不是随便取,和药是一个规律。阴经取了穴,阳经也要取。或者两阴一阳,或者两阳一阴,配合取穴。以前我们开方药时有一个说法,药过十三百病不沾。同样用针取穴时也有它的数,用针更讲的是数术。不是扎针越多越好,扎二十针、三十针,不是这样。能用最少的针去解决问题,这是最好的事。

如左关脉(肝脉)瘀滞升不上去,浮了起来。浮起来后说明肝血亏,阴不敛阳,是气的瘀滞,是肺阴克制太过。

同一个病例,通过五行关系去找他和谁有关系。打比方说,肝出了问题,左关脉出了问题,如果是瘀滞以后,他是实证的现象。从脉上从症状上分析他是实证,本应是金克木,他是实证后还能金克木吗?反过来会木火刑金,木又克土,肝瘀滞后,木克土会不会更严重?同样道理,肝经的瘀滞,如果肝血不足,太沉,肝太虚,金木克伐太过,土辱木。

所以分析病时,从几个方位分析,从五行角度理解。我们通过用五行去调整、去治疗,用针做五行,要做到点要做细。因为五行分开讲,分阴五行和阳五行,有气之五行,有血之五行。很简单例子,我们同样说肝是木,胆是木,胃是土,脾是土。一个阳木,一个阴木,一个阳土,一个阴土。肝主升发,脾主升清,一个木,一个土,他们怎么去相克?胆主木,胃主土,胃主降,胆也主降,他们怎么相克?这里有个规律,叫顺生逆克。肝和脾是不相克的,胃和胆也是不相克的。顺生逆克,肝的升发克是胃土的下降。大家要把五行的逆顺要理清楚,用针的时候要用到实处。所以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胃随胆降。扎阴陵泉能升脾也能升肝,扎阳陵泉也能降胆也能降胃。

知道这些规律以后,通过阴阳五行,去验证分析治疗,分析出病机后,用五行去治疗。打比方说,一个胃寒胃病,胃寒他不降,这样一个胃的寒痛怎么去治疗。首先,胃虚,虚则补其母,补火,阴阳相生取小肠经,后溪穴透劳宫,是治疗胃虚、胃寒最常用的穴位。

原版文字整理:马增斌 聂文彬 巩本辽 小鲍 邓同安 蔡果宏

编 辑:朱丽莉

声明:

本文章来源于邢洪起老师2015年2月25日在灸推拿论坛的讲课,由“中医家”委托中医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中医在线论坛联盟提供支持。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