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
(1)构造柱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以上,应在砖墙砌筑完成后安装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2)构造柱的截面及配筋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构造柱的截面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00mm,厚度同墙厚,纵向钢筋不小于4Φ12mm,顶部和底部应锚入混凝土结构中,箍筋应采用Φ6@200或按设计要求采用。
(3)构造柱纵向钢筋由结构预留锚筋或后置植筋的方式锚固,采用后置植筋的方法应按要求进行抗拔检测。
(4)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的砌体应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高度不超过300mm,槎口深度60~100 mm,并沿墙高每隔不超过500mm(若采用砌块一般不超过2皮砖高)通长设置拉结筋,钢筋伸入两端墙内不小于1000mm。
(5)构造柱应在砌筑完一个楼层高度后,即可支模浇灌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50~70mm,每浇灌400~500mm高度应捣实一次。
圈梁
(1)圈梁宜连续设在同水平面上,沿纵横墙方向应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其中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得小于1m。
(2)圈梁在纵横墙交接处应有可靠的连接,尤其是在房屋转角及丁字交叉处。
(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不小于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墙厚的2/3。
(4)采用现浇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在按相关标准隔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时应将梁板和圈梁一起浇筑。
过梁
(1)由于过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在受拉区拉应力超过砖砌体抗拉强度时会导致垂直裂缝,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破坏形式与受弯构件类似,验算时应充分考虑两端支承处局部受压是否满足要求。
(2)填充墙中的门窗过梁,在洞口墙或构造柱的距离小于250mm时,须在墙内或构造柱内预埋过梁钢筋,采用现浇过梁形式,统一按下部钢筋进行设置,并按梁的要求进行锚固。
(3)安装时确保标高、位置准确,坐灰饱满,确保两端支承点长度相同,增强稳定性。
变形缝
(1)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加强带、诱导缝等替代措施。
(2)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用于沉降的变形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3)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后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cm,缝的间距为20~25m,并尽量和施工时的接缝结合设置;缝的填充材料可用掺铝粉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