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不吃巧克力、冰激凌,也不喝可乐,天天吃麦片、低脂酸奶、果汁这些健康的食品,每天还坚持跑步3圈和健身10分钟。 一个月后,他得了脂肪肝;两个月后,他胖了17斤,腰围暴涨10厘米↓↓↓ 这不是瞎编的故事,而是澳大利亚导演达蒙(Damon Gameau)做的一个真人实验。 为了弄清楚糖对身体的影响,达蒙把自己当成白老鼠,在医生、营养师和血液专家的监督下,每天摄入40茶匙的糖(约160克),坚持60天,看看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40茶匙的糖,这个量是按照澳洲居民摄入糖分的平均水平来定的。 而且医生规定,这些糖的来源,不能是高糖垃圾食品,比如巧克力、冰激凌、可乐这样的含糖量高的食品,必须选择公认为健康的食品和饮料,比如早餐奶,低脂酸奶。 并且,他依然保持着之前的锻炼量,每周两次绕着花园跑三圈,每天在自家室内健身房做十分钟健身。 实验开始了。早餐吃什么呢?达蒙选了谷物、低脂酸奶和苹果汁。没想到,看起来非常健康的早餐搭配,已经含有20.5茶匙的糖,占了当天目标糖摄入量的一半。 他把这个过程拍成纪录片,实验结果令人无比震撼。 最明显的,就是体型改变,60天后体重猛增17斤,腰围暴涨10cm,肚子上这些全部是有害脂肪。 由于大量食用糖,扰乱了新陈代谢,不久他的脸上长出了粉刺。 专家团队给他体检后表示,Damon不但有了脂肪肝, 而且可能导致胰岛素耐受,极易患糖尿病,还有诱发心脏病的可能。 一旦走上胰岛素耐受这条路,最终会成为II型糖尿病患者。有人甚至因此被截肢。 很多人认为,导致肥胖的原因是脂肪。 但是在这次实验里,Damon每天的卡路里摄录量和之前是一样的,都是2300卡路里。 所以罪魁祸首,并不是卡路里,而是糖! 其实,糖的危害,也是最近几年才被挖掘出来的。 为什么以前我们不知道呢? 这中间有一个被隐藏了50年的秘密: 这事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说起。 那时候,心脏病逐渐成为了美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但是致病原因却迟迟未能查明。 有人说是糖,也有人说是脂肪的原因。 就在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糖研究基金会和糖企先出手了! 他们一边买通科学家、专家,让他们发表对糖有利的研究论文,控制舆论。 给糖洗白,转嫁“罪证”、把锅都甩给脂肪。 最有名的就是用5万美金收买哈佛营养学教授Dr. Hegsted。 另一边,围攻那些意见相左的科学家,把这些抨击糖的理论,扼杀在摇篮里。 比如剑桥科学家John Yudkin提出糖才是健康杀手。 于是,他的书被描述为垃圾科学,他的名声被摧毁,职业生涯也毁于一旦。 一时间,所有人都对脂肪唯恐避之不及。 美国公共卫生部也发表声明,鼓励美国人少吃脂肪。 于是,我们常常在商店里看到,低脂酸奶、低脂牛奶、各种零脂肪饮品,而且脂肪含量越低,价位越高。 但是各种添加了糖的加工食品却被打上了“健康”、“全天然”等标签。 直到今天,走进大型超市,你会发现:几乎80%以上的食物里都含有糖。 这些符合美国膳食指南的产品,让食品商赚钱赚到手软。 然而,人类真的获得了健康吗? 并没有,从1980年开始,世界各国的肥胖率,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上升。 如果仅仅是超重和肥胖,并不算一件多可怕的事, 可怕的是它对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脏器造成极大的危害! 4岁孩子得了脂肪肝 ▼ 5岁孩子近视300度 ▼ 3岁孩子得了糖尿病 ▼ 16岁少女吃糖太多,得了妇科病 ▼ 小仙女最关心的,糖吃多了会长痘痘。 所以一般长痘痘的人要少吃糖分高的食物。 长痘痘只能算是糖化反应中的小喽啰,真正令人害怕的是,日积月累真皮层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在大量摄入糖以后也会被慢慢糖化,就开始发生质变,失去弹性;再加上胶原蛋白的更新慢,渐渐的皮肤会变黄、加速老化。 吃糖过多,就是这么可怕! 美国权威专家在《自然》杂志上公开提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上瘾的物质,摄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杀。 就连一位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专员,同时也是儿科医生的David Caessler博士,在《华盛顿邮报》直播节目中,向大众公开认错:过去几十年,我们给大众的营养建议,是失败的↓↓↓ 想必很多人看后都会说:他这是极端情况,谁每天没事会吃这么多糖? 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糖真的不多吗? 瑜小娄告诉你,糖无处不在! 按照世卫组织给出的标准,人们应该将每日的糖分摄取量控制在总摄取量的10%以下,甚至是5%。 对于一名正常体重指数(BMI)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摄取约25g(或6茶匙)的糖! 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这样不知不觉把糖吃掉的: 早上的咖啡、豆浆、八宝粥,女孩子大姨妈时喝的红糖水、蜜饯、辣条、巧克力...... 只要你吃东西,甚至是普通的菜肴,比如红烧肉,都在放糖。 一盘糖醋排骨,最少也有35g糖 一盘鱼香肉丝,也有20g糖 ![]() 各色诱人的面包不仅脂肪含量高,而且也含有“隐形糖”。观察一下不少面包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会发现:各类白面包每100克中就含10克—20克左右的添加糖。 ![]() 包括番茄酱、 辣椒酱和沙拉酱在内的酱料都含有有大量的糖分。 甚至味道不甜的的酱汁也可能会添加很多糖分。 ![]() 干果、肉干、果蔬干这类食品经常被大家视作可以随便吃的“健康食品”,很多减脂期的朋友都拿它们当作零食来吃。 事实上,它们是“邪恶糖”盘踞的重要据点。许多干货食品,如牛肉干、干果、水果干都含有大量糖分。 因为糖有保水作用,所以有些牛肉干在制作时会加入糖,使牛肉干变得松软,食用和保存过程中不会太硬,这样的牛肉干也算是兼具“高盐高糖”特点的加工食品了。 干果就更不必说了,以葡萄干为例,葡萄已经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了,而葡萄干的含糖量还大大超过了新鲜葡萄。 在晒干水分体积缩小之后,往往同样重量的葡萄干糖分是新鲜葡萄的4倍。 但真正杀伤力最强的,是含糖饮料。 ![]()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表示,喝340毫升这种市场上中等规格的乳酸菌饮料,就会摄入51克糖。 而她建议,对于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来说,一天糖摄入量应该限定在45克以下,最好是在22.5克以下。 乳酸菌饮料属于甜饮料,而非乳饮料。建议限量饮用,每天不超过200ml。在选购时,注意看碳水化合物含量一项,最好选择低糖的产品,也就是小于5g/100ml。 ![]() 丁香医生分析,果蔬汁有三大不健康的地方: (1)糖分高。果蔬榨汁后,糖分更容易吸收。 (2)容易喝多。果蔬汁比水果蔬菜更容易咽,喝了也不觉得撑,喝完饿得也更快。 (3)营养损失大。榨汁时,果蔬会接触到氧气,维生素会被氧化破坏。而且去掉了果渣,浪费了大量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喝果蔬汁听上去很健康,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把水果中能够催肥的糖分,更方便地喝下去罢了。 所以,不管是市售果汁还是自榨果汁,都不如直接吃新鲜水果。 希望大家重视高糖的害处,为了自己和家人,还是少吃点糖吧, 尤其是要远离含糖饮料! 最后,以一部电影的台词来结尾: 在电影《王牌特工:黄金圈》里 大反派女毒枭劝说 别人在饮料中少放糖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糖的成瘾性是可卡因的八倍, 致死的可能性也有五倍之多, 但糖是合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