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学习的革命 中国古代学习观念的误区:苏秦头悬梁锥刺股,非得受苦才能学习! 学习行为的性质:学习知识一个普通人的行为模式,并不神奇。 学习行为感受的影响: 幼年时,对于学习的感受决定了成年后学习的感受。幼年——成年 幼年时,感到学习很快乐,讲学习与快乐连接,成年后会好学,爱学。 幼年时,感到学习很痛苦,讲学习与痛苦连接,成年后会不学,厌学。 学习快乐的唯一途径:快乐的学习。Happy Learning! 学习的良性循环链: 学习—快乐—爱学习—多学习—会学习—更快乐—更爱学习 学习的恶性循环链: 学习—痛苦—厌恶学习—强迫学习—更厌恶—自我否定—自虐—不学习 对于学习强者认识的误区:毅力是源于兴趣,而并不是强制的。 人类最为基本的本能: 追求快乐,避免痛苦。避免痛苦的力量大于追求快乐的力量。 快乐学习的功效: 快乐学习——激活脑细胞——引发记忆与思考——形成好的思维习惯。 厌恶学习的功效: 强迫学习——抑制脑细胞——抑制记忆与思考——未形成良好思维习惯。 学习的三部曲: 兴趣:快乐学习——目标:找准方向——乐此不疲的状态:大量行动 培养学习的兴趣: 1、在观念层次上改变:学习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何以解忧思,唯有学习。 2、从最为基础的学习开始:循序渐进,找到自己的胜任感。 3、找到学习的方法: 4、主动寻找学习的兴趣:意识层面上建立快乐的神经链。 5、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形成习惯:习惯是潜意识的产物。21天习惯法则。 6、自我检测:实践来检测你的改变是否见效。 究竟什么是知识? 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方面的经验。 知识认识的误区:文字≠知识 文字只是知识的表达符号。 知识: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 明确文字与知识的关系:文字≠知识 文字不是知识,而只是记录知识的符号,单纯的死记硬背是学不到真才实学的,最后是鲁迅笔下孔已己式的腐儒。 掌握知识的四个程度:听懂了——记住了——学会了——掌握了 1、 2、 3、 4、 如何由浅入深的学习?专心的听讲,会听知识,而不是只记录符号。 正确的方法:聚焦的力量,专注于知识而不是记录符号。只需积累关键字和思路。 理科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一:步步为营,旧知识学不会,不学新知识。基础知识最为重要。 学习方法二:循序渐进,不能跳跃。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 学习方法三:重点突破:三定—定义、定理、定律 定义——人为规定的;知道说的具体的事情。 定理——人为推导的;知道说的具体的事情。知道定理是如何证明的。 定律——人为发现的;知道说的具体的事情。想象发现者当时看到了什么。 学习方法四: 反复的练习,融会贯通 数学的学习方法: ①搞懂定义②搞懂定理③搞懂定理的证明④知道证明时应用的旧定理⑤适时的做习题。 物理的学习方法: ①搞懂定义②搞懂定律③谁发现的定律④当年看到了什么现象⑤用什么方法发现定理。 化学的学习方法: ①背元素符号②背原子量③背元素的物理性质④背元素的化学性质⑤会画外层电子分布图。 文科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一:鬼子扫荡,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 学习方法二:大面积反复阅读,温故而知新。 学习方法三:充分联想,掌握真知。 理科学习与文科学习的不同:理科是刨根问底;文科是不求甚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