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的历史由来 八段锦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体育?是医疗体操?是一种强身锻炼的方法?到底八段锦属于什么呢? 实际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并没有严格的学科分解,即是传统体育,又是传统文化,有中医的成分在里面,又有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知识在里面,所以八段锦就是中国的一种强身健体的,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 八段锦虽然只是一个项目,但它却是来源于中国古代一个庞大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名字叫“导引”,导是领导的导,引是引申的引。 导引是什么意思呢,导是导气令和,引导人的气息,让人的气息和畅,注重的是身体里面;引的意思是引体令柔,让人的肢体能够更加的柔软协调,注重的是人体的外表,合起来就是说要内外兼修,这是中国古代锻炼身体的一个大家庭,叫做“导引”。 这个词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庄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在他的文章里面就记载了当时社会的人们,就有一批专门练习导引的人士。这些人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像彭祖一样健康长寿。后来黄帝内经里写到了中医治病的大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导引按跷,按跷就是推拿,就是我们现在做的理疗、足疗、推拿按摩等,在古代统称为按跷。 导引的意思就是肢体动作,肢体的锻炼,肢体的锻炼本身就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八段锦就是属于导引术,所以八段锦就有中医的元素在里面。 这一点在动作的名称当中也可以看到,比如第一个动作,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六腑之一的一个术语;第二个动作左肝右肺如射雕,肝肺为中医的术语,在这里并不是指脏器而是指功能;第三个动作,调理脾胃;第四个动作,五劳七伤;第五个动作,要去心火;第六个动作,要固肾腰;第七个动作要增气力;第八个动作要消除百病。 八段锦八个动作都是和人体的构造有关,和人体的功能有关,和防病治病有关,所以它和中医的关系非常的密切。怎么达到中医的调理效果,不是通过针灸,不是通过吃药,是通过肢体的锻炼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就是八段锦的魅力所在,动作简单,但动作当中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蕴含着我们中国人对生命的一个认知,对我们五脏六腑的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对人体经络气血的认知。 所以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不能停留在模仿动作的层面,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知道八段锦,练习八段锦,但非常可惜的是他们只是把八段锦当成广播体操在练习。 八段锦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外国人也把它翻译成医疗体操,它不是体操这么简单,也不是肢体动作这么简单,它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理,明白道理非常重要,如果不明白道理,那么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就会事倍功半,买椟还珠,只留下一个外形,失掉了它的内涵,主要的就是要了解它的内涵,发觉它的内涵,然后把它的内涵灌输到动作里面去,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锻炼的效果。 八段锦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北宋洪迈所写的一本书《夷坚志》,这本书书于政和年间,距今已逾千年历史,从北宋出现八段锦名称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八段锦本身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早的八段锦是坐式八段锦,古代有练功的口诀流传下来,从这个口诀可以看到,它与道教养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发展到现在,既有坐式八段锦,还有立式八段锦,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立式八段锦,是站着练得,并且宗教的色彩越来越淡化,中医养生的色彩越来越浓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