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引最简洁的解释:引体令柔、导气令和。意思是,让身体柔软,让气血运行正常。导引术包含2个含义:一是导气,即调整呼吸、意念和形体,使气息在全身顺畅流转;二是引体,即通过四肢躯干的动作,使得关节结构端正、筋膜柔软且富有弹性。该文献足以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导引术开展医疗活动的国家。导引术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一种养生术,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方法,指呼吸吐纳、屈伸俯仰,活动关节,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常与服气、存思、咽津、自我按摩等相配合进行。动功:以肢体导引为主的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动静功:通过静、动、语言、外气等方法诱导或引发自发肢体运动的功法。中医导引术的精髓在于“三调”:调身、调息、调心,达到体松、心静、气和的状态。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写道:“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大致意思是说,当身体四肢感觉沉重不适,就要及时采取导引、吐浊纳新、针灸或药膏熨摩,不要让身体九窍闭塞不通,这样就能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中医“未病先防”思想的系统阐述。太极拳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身心锻炼方式,在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作为一种吸取了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中医理论的体育锻炼活动,以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柔灵活为特点,受到各国人的青睐和广泛传播。其柔和缓慢,强调心静体松,以意随行,意念、腹式呼吸和动作相互配合的特点,能够增加脑组织的血液灌注,不断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起到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作用。此外,太极拳作为复杂运动技能和冥想的结合形式,被证实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抑郁情绪,增强执行功能。并且长期的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多个方面能力均有所帮助,包括人格、情绪状态、注意力、反应能力、工作记忆以及执行功能等,能够延缓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长期熟练的太极拳锻炼,能够延缓老年人的大脑萎缩,使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相比普通老年人而言表现出更轻程度的老化影响。在一项结合了认知训练、太极拳锻炼和小组辅导的多模态干预研究中,进行锻炼的实验组参与者的额中回、额上回和小脑前部出现脑影像的评估指标增强,未进行锻炼组这些区域的指标减弱。八段锦通过自身形体活动,结合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等活动全身肌肉关节、促进心肺功能、改善新陈代谢、增加血液循环速率及调节心理情绪来提高人体各项生理功能。以八段锦中有“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4个动作体式为例,其中五劳(心、肝、脾、肺、肾)和七伤(喜、怒、思、忧、悲、恐、惊)是指强烈且持久的精神紧张导致气血失调,继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通过呼吸吐纳,身体柔和缓慢运动等中医行为疗法可以调畅情志,消除焦虑、恐慌,调节五脏六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更有利于疾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