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官印的初步研究(精品资料)

 昵称65310230 2019-07-14

手铲释天书 发表于 2009-5-2 17:18 唐代官印的初步研究

程义

考古与文物 2003年第1期

-----------------------------------------------------------------------------

---

唐代官印的初步研究

程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一、唐印研究简史

官印是研究职官变迁、行政区划沿革的重要资料,在古代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传统的金石学家认为“非三代不考”,使隋唐及以后的历代官印倍受冷落,最先著录唐印的印谱当属明代顾从德之《集中印谱》。至清代康熙年间,朱象贤撰《印典》八卷,对唐宋官印做了文献勾稽,但未能同实物相联系。嘉道之际,冯云鹏兄弟在《金石索》中,开始对存世唐印进行了整理。可是由于种种偏见,使得“宋元以降,为古官私印谱集者众矣,而收隋唐以来者至罕,惟顾氏一书稍知搜考,而于私印既未免以意牵合,官印则疏略甚多”。(1)道光年间,瞿中溶有感于此,广为搜罗,得印九百余枚,详加考证,著《集古官印考证》一书,书中不仅收录有汉魏印章,而且对唐宋官印也有涉猎,可惜该书只有考证,而无印拓。清末民初,罗振玉先生认为唐宋官印对“考

1

1/17页

证史志裨益至宏,不殊六朝以前诸印”(2),并用原印钤拓,集《唐宋以来官印集存》一书(3),该书按时代前后排列,共收225枚官印,称属唐五代者计有:右鹰扬卫温阳府印、鸡林道经略使之印,灵武?????之印、博陵郡之印(砖)、归顺州印、东安县印、大毛村朱记、涪娑县之印、步从第一军记、?化县??记、?林?使朱记、蓟州甲院朱记、永安都虞侯朱记、一厢都指挥记、左静?都朱记、宁晋引纳朱记、弘农郡??记、都纲给纳部记、梨州州学朱记、奉使之印,在补遗中还摹录有唐明州之印、台州之印(两方)、中书门下之印。当时可见的唐代官印基本都收进去了,这可以说是20世纪30年代前唐代官印的一次总结。此书一出,影响很大。后来的一些谈篆刻的书籍或文章,如马衡(4)、邓散木(5)、王献唐(6)等人都谈到过唐代官印,但多为资料所限,只能浅尝辄止,并有误识。值得一提的是,王人聪先生对近30年来出土的唐代官印进行了颇有意义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7)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考古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不断有唐印出土,这些资料既有详细的出土地点,又有拓本,为进一步研究唐印提供了更为形象准确的资料。随着资料的增加,研究的方向不再是单一的印文考证,更多的是唐印的鉴别(8)、唐印的艺术风格(9)等。本文拟以现存唐印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谈一点我对唐官印的粗疏看法。

2

2/17页

二、唐印的考古新发现

解放后,发现的唐官印资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印痕,包括纸帛上的印钤和“封泥”两种;另一类为印章实物,多属零星发现。现分叙如下:

印痕,即印章钤盖后留存于纸张、纺织品或泥块上的痕迹。这些资料虽无印章实物,但往往和文书、墓志等文字资料共存,尤其宝贵的是很多资料本身具有明确的纪年,因而其参考价值反比印章实物要高。印痕较为集中的发现有两次:一次是新疆吐鲁番地区,从1959年开始到70年代中期,陆续发掘了哈拉和卓和阿斯塔那墓葬群,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大量带有朱色印钤的文书(10)和纺织品(11)。经过近十年的整理,录文工作已基本结束,能够辨识并录文的唐代官印计有:安西都护府之印、高昌县之印、西州都督府之印、交河县之印、柳中县之印、豆庐军经略使之印、蒲昌县之印、伊吾军之印、左玉钤卫前庭府之印、右玉钤卫天山府之印、沙州之印、伊州之印、瓜州督府之印、天山县之印、交河郡都督府之印、轮台县之印。另外,在敦煌文书上也发现有两方唐代官印印钤,分别是敦煌县之印和尚书司勋告身之印(表1)。

表1 吐鲁蕃出土文书上的印痕

[attach]63561[/attach]

在纺织品主要是租庸调布上发现的印章计有:长水县

3

3/17页

印、吉安县印、宣州之印、漂阳县之印、??都督府印、安吉县印、郧县之印、益州都督府之印(表2)。

表2 吐鲁蕃出土租庸调布上的印痕

[attach]63562[/attach]

另一次较为集中的发现是1958年在大明宫麟德殿西北,宫城墙外的夹城内的发现,主要是所谓的“封泥”(12)。所出土的封泥和汉魏封泥完全不同,全是白石灰质的,其用途也和前代不同,从封泥的背痕来看,大都有清楚的筐笼纹,有的则是封闭瓶子用的,正如王献唐先生所说“非古代封泥之制至唐犹存,谓封泥遗制则可,非所论于秦汉简椟之泥封也”(13)。此次共发现了160余枚封泥,完整仅两枚,在口部多有朱色印文和墨书题计。经接对可辨识的计有:云南安抚使印、歙州之印、潭州都督府印、睦州之印、润州之印、凤翔府印、华州之印、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印、磁州之印(表3)。所出封泥中的地名多属江南道,时代大致在穆宗、文宗及宣宗时期。

表3 大明宫出土印痕

[attach]63563[/attach]

除以上两次集中发现外,在全国各地还零星出土了一些唐代印章。其材质有铜、砖、铁、玉四类。砖印和玉印多呈薄立方体,无钮,其性质目前还未有定论,应不是实用性官印。鉴于唐代官印资料非常缺乏,故列于此,以资参考。

4

4/17页

此类印章计有:中书省之印、静乐县之印、尚书兵部之印(砖)(14)、魏州之印、纯化县之印、??县之印、?义之印、国?州之印、??县之印、沟?道??使之印(15)、万年县之印(砖)、夏州都督府之印??银州之印(砖两面印)(16)、东都尚书吏部之印(玉)(17)、诸道盐铁使印(18)、武威司御图书(19)、左怀略指挥兼第一都记(20)、逢州之印、逢州儒学记(21)、金山县印(22)、会稽县印(23)、蒲州之印(砖)(24)、蒲类州之印(25)、太子少保征西将军印(铁)(26)。在安徽贵池市也曾发现3枚官印(27),原简报定为唐印,经周晓陆先生研究,应为隋印(28)。除以上所列外,在黑龙江还发现过1枚仿唐的渤海国印??天门军之印(29)。到目前为止,唐官印出土地有陕西、河南、四川、浙江、甘肃、新疆、广西、吉林等省,基本包括了唐代十道的大部分地区,但数量依然很少,给深入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几点认识

自从罗振玉《隋唐以来官印集存》一书刊行后,唐印的研究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十年来,学者们从篆刻艺术、地理沿革、职官变迁、制作工艺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基本搞清了唐印的形制、艺术风格、成印方式(30)等问题。下面我想结合文献,谈几点和唐代官印相关的认识:

1(尺寸和形制 唐印在尺寸方面延用了隋印大印面形

5

5/17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