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谢满禄北京四年(1880年-1884年)老照片之七: 西山八大处

 旧京遗韵 2019-07-14


【说明】

在谢满禄相册中,八大处的照片数量比较多。从个别注释文字看八大处之行的时间是“1881年7月”(德贞一家在一处长安寺)(参看图01-03-2 ),有一张同样内容和地点的却有“1882年”的字样(参看图01-04-2))。因此这组“八大处”照片的拍摄时间确定为1881年7月-1882年之间是没问题的(我比较倾向为1881年7月间)

这次八大处之行,在法国公使馆范围内,可能是谢满禄独自行为(不排除有个别在其它部门工作的法国人,如:教会,税务,同文馆):八大处照片中未见法国公使馆的其它工作人员。

照片中只在“长安寺”一张中标有“lafamille de Dudgeon”“(德贞一家人)。德贞是英国人并不是外交官, 他是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华,从事“医生”的职业。

在谢满禄的拍摄的八大处照片中,可发现在 “长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香界寺行宫”。都住有“避暑的洋人”,估计以英国人为主(个别有标注字迹不清,不像是法国公使馆的工作人员的人名),比如图04-03-2, 在另一张同底版照片中加注释“三位英国学生的住所”。

和“八大处”有关照片的相页上标有"Pa-Ta-Tchu ","Pa-Ta-Tchou"“ 等相似的字样,可能有个别字母潦草难辨,也不妨碍对所拍地点的判断。每一“处”的寺院名多有标注,如 "Tchang An Sse”(长安寺);“Kiang Kié Sse”“(香界寺),除具体“处”名,或多或少有点“文字”(综合同一张照片在不同相册的标注),无具体殿堂说明。有同张照片在不同相册中出现,并附有不同注释,我尽可能把原注中可识文字(原注全为手写体,混有“缩写字”)内容归在一起,放在每张照片的注释中。注释后括号内的文字为本人所附,以对该照片内容作补充。(注解难免有错,欢迎纠误)。

为了尽可能解析谢满禄的照片,不作另文介绍,本文中会推出少量与主题稍远一点的照片。

本文对原相页作了“照片最大画面化”的“剪裁”,并对一些照片作了“除污平整”和“调色对比”处理,以突出画面所示内容。

八大处位于北京城西边“小西山”的腹心区域(图00-1 。图中圆圈内)。据明嘉靖二十九年《新建大悲殿碑》记载:(图00-02 )

……山势至此,冈垅盘回,风气郁积,有林木泉源之胜,无市尘轮鞅之喧,实藏真之福地,乃栖神之幽境。而四方云水缁流多乐集其间者有以也……

图00-01 《北京周边及西北山区地形地名地图》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德国绘制

图00-02 《新建大悲殿碑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八大处是北京佛教文化出现较早的地区之一。

隋仁寿年间(601年-604年)有一“卢师”和尚自江南,借“一叶扁舟”,沿水而上。“船止则止,船至崖下止,遂崖居”。此崖即为后来的“卢师山”,和尚舍船上山搭棚凿室,为尸陀寺始。

“八大处”作为佛教圣地,历经沧桑,几经兴废。兴盛时寺院曾达三、四十处。到了近代只存八座比较著名的“禅院”。(图00-03、图00-04 )

图00-03  北京西山八大处分布平面图

图00-04  北京八大处实景绘图

【民国】学者田树藩(1885-1966年)在《西山名胜记》中载:

八大处因八刹而得名 ,实则此地名四平台。游人重古迹,来者意在八刹,故以八大处名之,而略本地之名。” 。

【清】震钧《天咫偶闻》(光绪二十九年)中“卷九· 郊垌”中在记叙和“八大处” 有关的段落中,有文字载:

翠微山、四平台,八大刹所在也。八刹者,长安寺居西山之麓,为初地。寺左缘山而上,不一里则灵光寺也。寺最得地,且点缀亦佳,游者多宿此。再上,北为大悲寺,西为三山庵,皆不甚宏。又上,则龙泉寺,门外磴道曲折,长松蔽日。寺中水一池,泉声镗沓,龙所潜也。寺后轩阁随山为高下,可远瞩。又上半里,为香界寺,山之主刹。凡殿阁五层,石磴数百级,无平地矣。又上里馀为宝珠洞,则至顶。洞前有敞榭,一目千里,共七刹也。下山越涧而北,山之半有证果寺,即碧摩岩也。面对峭壁,下俯绝涧,西山最佳处。寺亦兼奥如旷如之致,为八刹最。”

历史记载中都提到“八大处”即“四平台。

在外国人早期绘制的北京西郊地图中也有同样的标注。

在《1874年德国人绘制的北京西郊地图》中在“Pa Ta Chu”下用括号表上“Sze Ping Tai” (图00-05)。此标注说明“八大处”的“曾用名”或这片景点的“起点名”是“四平台”。

在《北京及周边地图》(民国十六年英文版)(1927年)图中(图00-06),灵光寺南边有个标注“Zepingtai”(四平台)“HOTEL”(旅店),却没有标注“长安寺”,从地理位置判断,划“红圈”的位置应该是长安寺,四平台正好在由东向西大道与灵光寺和长安寺之间通道相切的“丁字路口”,那里就是后来“八大处售票处”前那块地方(汽车八大处终点站)。这张地图的标注说明:“四平台”已作为“八大处”游览景区游览起点的“地名”,也是交通工具最终到达的“地点名”。

“四平台”那里有“住宿”的地方。从谢满禄的照片中可以知道一处长安寺是可以“住宿”的。“四平台”有“大车店”,给谢满禄驾驶马车的车夫就在“附近”歇息。(图00-07

00-05  《北京周边西部和北部山区地形地名地图》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德国绘制

00-06 《北京及周边地图》(民国十六年英文版)(1927年)

00-07  马车伕休息的大车店

由于中文的“寺”和“四”外文的注释都为“Ze”,“Ssu”,尽管未见早期的中文地图中有“寺平台”的标注,但不能否定“四平台”源自“寺平台”可能性。(图00-8、图00-9

图00-08   1936 年 《北京西山地图》(此图在“四平台”的下方标有“旅店”)

图00-09   1945年《北平市城郊地图》 (图中用中文写的“四平台”)

北京西山的众多通衢大道,或“香道”旁有很多的梵刹古寺,这些寺庙山门前,多辟有一块“平台”,作为香客商贾,南来北往时的“歇息地”,或当地乡民交易买卖的“集散地”。“某某寺山门前平台”很容易成为一个“特定的地点名”在民间传用。当人们叫惯了,叫熟了,用“寺平台”最简略的文字确定交流双方都能理解的地名。 在北京西山历史上称作“寺平台”(或写作“四平台”)的地名有多处,各地名可能有自己的出处,我未细考,“四”“寺”混用毫不奇怪,“音”无别,“字”写全在喜好。

在【清】震钧《天咫偶闻》叙述“八大处”时,是从长安寺开始,不管依据什么,可巧在长安寺山门前有一块很大的“寺平台”(参看图01-01),在来往商旅不多的情况下,这里的“寺平台”能够满足需要,随着清末大清朝廷对北京西山皇家寺院越发失去管控时,昔日的禁区,成了旅游者喜欢的去处,游客多了必然催生当地相应的食宿服务。长安寺前的“寺平台”已满足不了需求,因寺平台的东边紧靠“泄水沟”(参看图00-06。长安寺东边的泄水沟),已无扩大的可能,而位于长安寺和灵光寺之间的缓坡地段(参看图00-06中的“等高线”)必然成为了“集镇”的首选,这个“集镇”是原“长安寺平台”的延伸,但仍沿用原“寺平台”的名字。只是在不同的人群中和时间段“寺平台”或“四平台”混用,目的就是去从“长安寺”开始的“八处寺院”,后来干脆把交通工具运送的终点站“四平台”就称作“八大处”了。

(八大处起点的“四平台”,源于长安寺山门前的“寺平台”,全为自己推想,仅作为一种说法,不必较真。)

一处:长安寺 (目前不对外开放)

长安寺,又名善应寺和善应长安禅林(从图00-09看,善应寺本院可能在“长安寺”南边稍远一点的地方)。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后经清顺治十六年、清康熙十年两度重修。  

寺院布局仍保持昔日建筑格局(图01-01)。寺门座西朝东,两进四合(图01-02)。有正殿三楹。由东向西依次为伽蓝殿,三世佛殿和观音殿(大士殿)。配殿三十间,分列于正殿两厢。两院由三世佛殿左右两月亮门贯通。  三世佛殿前有两棵奇松,虬根霜杆,枝繁叶茂,传说是元代的铅松,有“松树大仙”的美称。 大士殿前有两株白皮松,虽历数百年沧桑却仍枝繁叶茂,在京城古树名木中占有一席之地。(图01-03、图01-04

长安寺有两座塔院。北塔院为“钦命万寿寺方丈弥勒院开山传贤首宗三十一世量周观公和尚之塔”墓塔。正面联曰:现身于恒沙劫中,证里在菩提树下”。横题“常寂光中”(图01-05),今存。

南塔院(参看图01-02)有“贤首宗三十二世惠月承公老和尚”。墓塔正面联曰“空华开落归真谛,智果圆成证陧盘”,横题“窣堵遣规”,今存。

图01-01  Tchang-An-Ssu (长安寺)大门。(长安寺山门朝东,门前平台外侧为泄水沟,水自北向南下泄)

01-02  长安寺 右面。(照片由南向北拍摄,可见大士殿前白皮松。图前应该是“南塔院”,今存“惠月和尚墓塔”)

图01-03-1  长安寺,白皮松。(长安寺大士前的著名白皮松,今存。)

图01-03-2   长安寺,白皮松 1881年7月

01-04-1  1882 年医生德贞( Dr . Dudgeon)一家 (根据图01-03白皮松北边的“方香炉”,可以推断背景为长安寺的“大士殿”前。医生德贞、皮瑞(帛黎Alexandre Théophile Piry. 01-04-3)是谢满禄的好友,也是“摄影爱好者”,流出市面这个时期北京三山五园的老照片多来自这三位先生)

01-04-2 1882年医生德贞( Dr . Dudgeon)一家住在一处长安寺内 (1882年)

01-04-3-1 谢满禄相册中的皮瑞(帛黎Alexandre Théophile Piry

01-04-3-2 谢满禄相册中的皮瑞(帛黎Alexandre Théophile Piry

01-04-3-3 谢满禄相册中的皮瑞(帛黎Alexandre Théophile Piry

01-04-3-4 谢满禄相册中的皮瑞(帛黎Alexandre Théophile Piry)。根据相册中有“投宿海淀镇”,“鲁班庙”(和集体照同样拼写:Lou Pan Miao。见下图01-04-3-5、图01-04-3-6)该集体照的地点可能在海淀镇投宿的“鲁班庙”内。

01-04-3-5  投宿海淀镇

01-04-3-6  海淀镇鲁班庙

01-05 长安寺 僧人墓地(长安寺北塔院,图中方塔为“量周和尚墓塔”,今存)

二处:灵光寺

灵光寺创建于唐大历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图02-01
寺内原有一座“招仙塔”(今存残基), 始建于辽咸雍七年的画像千佛塔 。原塔八棱十三层,通体洁白,十分壮观(图02-2)。 塔内供奉一石函,内有沉香木匣,匣盖上有铭文“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廿三日记、善慧书”。 今佛牙舍利已安放在1956年重建的灵光寺塔内。供众凭吊。

02-01 在长安寺高处拍摄八大处(这张“八大处”全景照,几处寺院在照片中都有显现,是难得的全景图)

02-02  Ling Kuang Sse”灵光寺(此照片为灵光寺招仙塔未毁之前照片。原塔旧照在世极少。此张尤为珍贵。)

三处:三山庵

三山庵创建于金天德三年,距今九百余年。山门面朝东北,是一座布局精巧、构筑工巧美的四合院落。山门殿为三开间,左右各开角门一座(图03-01)。

正殿五楹配有耳房两间(图03-02);两配殿门户相对分列于正殿两厢。

东配殿外有一敞轩与其后门相联。这里,地势豁朗,视野开阔,临轩远眺,玉泉山塔,昆明湖水,紫禁城楼皆可尽收眼底 (图03-03  。

03-01  “San Shan An”三山庵 ( 三山庵山门。原门平台前的台阶两侧有石狮一对)

03-02 “San Shan An”三山庵 (照片背景房“五楹配两间耳房”可推断为三山庵的正殿)

03-03 三山庵(东配殿外高台上的建筑)

四处:大悲寺

从三处三山庵登山,途中右手有一石道,过一山涧(图04-01)便是大悲寺。

大悲寺原名隐寂寺。创建于宋辽时代,距今九百余年。

山门殿面南,硬山正脊灰筒瓦顶。檐下饰有丹青彩画,殿脊正中装饰“百鸟朝凤”砖雕图案。正檐下嵌有一方汉白玉额匾,“敕建大悲寺”,为康熙御笔。寺额下是汉白玉券门。(图04-02
过山门北上,阶旁两池翠竹,黄皮绿叶。传为明代所植。
二重殿是大雄宝殿,殿脊正中饰“二龙戏珠”砖雕图案。殿内中奉释迦牟尼佛,胁侍为阿难、迦叶。十八罗汉分列于两厢。据说十八罗汉为元代雕塑家刘元的作品。        

大雄宝殿后面是大悲殿。面阔五间。 殿中供奉一尊观音大士的彩雕坐像。大悲殿前有两株古老的银杏树,树龄达七百余年。 
最后一层殿宇是药师佛殿。殿内供奉着药师佛、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十二尊药叉神分列两边。这十五尊神像内胎皆为檀香木,外表以足金贴饰。(图04-03

04-01 三山庵通往大悲寺山路中石桥(此桥名未考。桥前图左岸边,疑有铁链连接网装卵石的“护坡”。图右墙头疑铺护路草垫。)

04-02 Ta Péi Sse (大悲寺)(此照为“大悲寺”山门,门前正对一座“两柱三楼木牌楼,”门两侧有带抱杆石旗杆一对。 )

04-03-1 Ta Péi Sse (大悲寺)(俯瞰大悲寺,今依然能看到原有的布局)

04-03-2  Ta Péi Sse (大悲寺):三位英国学生的住所

五处:龙泉庵

龙泉庵是八大处的第五处寺院。明末清初时此处有两座寺院。一为建于明洪熙年间的慧云禅林;一为建于清顺治二年的龙王堂。 清道光年间两寺合并为“龙泉庵”。
龙泉庵坐西朝东,寺门为硬山正脊门楼,青石匾额上刻着“龙泉庵”三字。(图05-01。 图中还存有门前牌楼的抱柱石)
进入寺门便是一雕栏方池,池壁以青石围砌,池中碧水盈盈,清澈可鉴,池源自龙王殿下的拱形石洞,又经方池西壁石龙头口泻出,此水名“龙泉”。 院西有殿“龙王堂”,面阔三楹,前有卷棚抱厦一间。殿内供着泥塑彩绘龙王雕像, 旁边分列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群像。(图05-02

龙泉庵北部是另一组殿堂,由东向西依次为文昌阁、大雄殿、卧游阁和祖师堂。(图05-03
文昌阁正门朝东。殿内供奉“伽蓝神”关公坐像。
大雄殿面阔三楹,殿中莲花座上供释迦牟尼坐像,左右是阿难、迦叶尊者。
大雄殿与文昌阁之间,南首西边是“妙香室”,东边是“听泉小榭”。大雄殿北边为“闻妙香院”。
龙泉庵西倚平坡山,南临翠微谷,有很好的的远眺视野。(图05-04

龙泉庵外有“塔院”(图05-05)。今存三墓塔。

五处从龙泉庵到六处爬坡,渡涧,过桥, 一路风光。(图05-06-1。 图05-06-2中, 左有“栏杆抱鼓石”,和一块“孤石”疑为某处遗迹)

05-01 Lung Wang Than龙王堂(图中显示的是今天龙泉庵山门前,今山势外形建筑无太大变化。山门前旗杆抱柱石和门侧石碑无存)

05-02 Lung Wang Than龙王堂 (图中一间卷棚抱厦内为龙王堂。堂下即为“龙泉”)

05-03 龙王堂高处俯拍全景

05-04 龙王堂 - 俯视山下平原

05-05 龙王堂外僧人墓地(龙泉庵外原塔院今天尚存三座复钵式僧墓砖塔)

05-06-1龙王堂至香界寺山道间石桥(此桥名待考)

05-06-2龙王堂至香界寺山道间石桥。左有“栏杆抱鼓石”,和一块“孤石”疑为某处遗迹。

六处:香界寺

香界寺坐北朝南,全寺建筑依山取势,层层高趋,为八大处诸寺之冠 占地近二十亩。  

香界寺创建于唐代,始称“平坡大觉寺”,后经历代重修,先后更名为“大圆通寺”、“圣感寺”和“香界寺”。
香界寺布局严整,左右对称,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殿、大乘门、天王殿、大雄殿、西方三圣殿、藏经楼。
山门殿面阔三间(图06-01-1),汉白玉券门,檐下嵌汉白玉石额,上刊“勅建香界寺”五个丹漆大字,是乾隆帝御笔。殿中对塑 “左辅密迹”(哼将)(图06-01-2)和“右弼金刚”(哈将)。(图06-01-3

06-01-1 Hsiang Kié Sse  香界寺 第一座殿堂(山门殿) 

06-01-2  香界寺 第一座殿堂(山门殿)内的门神之一 (“左辅密迹” : 哼将)

06-01-3-1 香界寺 第一座殿堂(山门殿)内的门神之一。(“右弼金刚” :哈将)

06-01-3-2 香界寺 第一座殿堂(山门殿)内的门神之一。(同版另张照片的注释。)

出山门殿为登山石阶,阶顶为大乘门。(图06-02-1 

进大乘门是一处平展院落。院中有钟鼓楼(图06-02-2 :钟楼)

登上几级石阶便是天王殿。(图06-02-3

天王殿中设弥勒佛(图06-02-4),背面设韦陀像(图06-02-5

06-02-1  香界寺。出山门殿所见。(山门殿后面的大乘门)

06-02-2 香界寺。 二进院,钟楼。

06-02-3 香界寺。第二座殿堂。(天王殿 正面)

06-02-4 香界寺。未来成就佛。(天王殿内弥勒佛)

06-02-5 香界寺。第二座殿堂(天王殿内韦陀像)

天王殿北是第三进院圆通(宝)殿。

圆通殿前有两通型制高大、雕造精美的石碑。东首石碑,龟蚨螭首,碑阳精刻康熙十七年《御制圣感寺碑文》,碑阴镌刻的是《御制香界寺碑文》,此碑为乾隆十四年重修圣感寺工毕后所立。西侧是一方青石巨碑,碑座四周精雕着梅鹿海马图文,碑阳为“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碑阴为“敬佛”二字,为康熙帝御笔。(图06-03-1

殿内居中供奉着木胎贴金西方三圣佛像。中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右为两肋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图06-03-2)。

我曾经写过一篇《北京西山八大处香界寺大雄宝殿内被遗忘的“乾隆楹联”》将1892年 拍摄的“Idols in the Temple of Hsiang-chieh-ssu, W(estern) Hills (西山香界寺佛像)”(图06-03-3-1)误认作“香界寺的大雄宝殿”。从谢满绿提供的“圆通殿西方三圣”照片看,那副位于中间“阿弥陀佛”背后殿柱上的“楹联”“法雨洒空千顷(碧),香云涌座万山(高)”(图06-03-3-2)是在香界寺的圆通殿内。这幅疑为乾隆手笔的香界寺圆通殿的楹联至今未能查到出处,也未能确认楹联最后两个字的准确性(括号内的字为本人推想)。

06-03-1 香界寺。第三座殿堂 外景(圆通宝殿外景。殿东龟蚨螭首为《御制圣感寺碑文》;殿西方座碑为《“大悲菩萨自传真像”“敬佛”》碑)

06-03-2 香界寺。 第三座殿堂内景。(圆通宝殿内“西方三圣佛像”)

06-03-3-1 Idols in the Temple of Hsiang-chieh-ssu, W(estern) Hills 西山香界寺佛像 ” (1892年 )(北京西山八大处香界寺圆通殿内“三大士”像)

06-03-3-2  圆通殿内中间弥勒佛两侧的楹联

第四进院为大雄殿,面阔五楹,朱漆明柱,门窗雕饰着精美的三交六椀梭花纹样,殿中供奉着贴金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坐像(图06-04-1)。殿前一株七叶树为明代所植(图06-04-2)。

在图06-04-1大雄殿内,中间释伽牟尼佛两侧有楹联,其中上联显“涌现云……”,可惜,此联缺字太多,也未查到“全联”和“出处”。

06-04-1-1 香界寺。第四殿堂内景。(大雄殿内三世佛)

06-04-1-2 从该照片另一个注释看,谢满禄把香界寺大雄殿里的三世佛,认作为“三大士”了。

06-04-2 香界寺。第四殿堂外景。(大雄殿外明朝所植七叶树)

过大雄殿,再上十八级台阶,台上为藏经楼院。院中楼宇为后罩楼型制。正北面的藏经楼面阔五楹,上下两层;两厢配楼各六间,也为两层。(图06-05-1) 东罩楼底层南外间设门向东可进“行宫院”(图06-05-2)。藏经楼内设经堂,藏经柜匣和历代寺内珍宝。(图06-05-3

06-05-1 香界寺。第五殿堂外景(藏经楼正楼)

06-05-2 香界寺。第五殿堂外景。右楼有门通行宫。(藏经楼东罩楼一层有门,通东边的“行宫院”)

06-05-3 香界寺。第五殿堂内景。(藏经楼一层经堂)

藏经楼东面有一处古朴的古建群落,这便是清乾隆皇帝的避暑行宫,俗称“行宫院”。(图06-06-1)行宫院院门西向,院内栏楯相接,游廊环绕。(图06-06-2、图06-06-3、图06-06-4、图06-06-5),行宫院地势高兀,视野极好,俯视山下,风光无限,尽收眼底。(图06-06-6 

06-06-1 香界寺。通往行宫院的台阶和门。

06-06-2 香界寺。行宫院内。东厢房。

06-06-3香界寺。行宫院内二进院正殿

06-06-4香界寺。行宫院最后的一座院落。

06-06-5 香界寺。行宫院内。最高处建筑

06-06-6 香界寺。从高处俯视香界寺。

七处:宝珠洞

宝珠洞居于平坡山绝顶稍下处。出六处香界寺北便门,沿石阶小径西攀一里多路便可到达。 
快达山顶可见山林中显露的彩绘木牌坊。

走到跟前,在路右高台上,有一座三开间,前拥单间抱厦的建筑,名为“老爷庙”,内奉关圣帝君坐像。(图07-1

过关帝庙南行数步,是一座清式彩绘牌楼。四柱三间、歇山瓦顶,额枋嵌汉白玉石额两方,外额题“欢喜地”,内额题“坚固林”。(图07-2

宝珠洞规模不大,寺门朝东北,殿宇面东南。(图07-3)有敞亭一座,殿宇两重。院落东南是三开间卷棚顶敞亭,名叫“眺远亭”。 临崖凭栏远眺,一目千里。悬崖之下是观音大士殿。面阔三间。 观音殿后崖之上建有阿弥陀佛殿三间,配有两间耳房。殿内旧时曾供泥塑贴金阿弥陀佛坐像。 
“宝珠洞”就在观音殿后;阿弥陀佛殿下。洞高不足六尺,深广一丈有余。洞壁卵石粒粒,黑白相杂、晶莹光润,恰似珍珠粘连闪烁,该洞由此得名。昔日,洞中曾供奉着一尊肉体真身贴金佛像,像前置一牌位,上书“钦命赐紫圣感堂中兴第一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三世桂芳岫翁老和尚位”。旁边供案上一玻璃匣中盛装其生前所穿着的缎制黄巾紫履。可惜今已无存,代之者为汉白玉石坐像。

宝珠洞上面即为山顶,登顶四望,世间景物尽收眼底。(图07-4       

07-01  Pao Tchu Tung (宝珠洞)(图右为“老爷庙”)

07-02 宝珠洞寺前牌楼门(“欢喜地”彩绘木牌楼)

07-03 宝珠洞全景

07-04 在宝珠洞山顶俯瞰山下

八处:证果寺

证果寺位于卢师山腰,在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名“尸陀林”,是京城最为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证果寺坐北朝南,全寺殿宇分为三组,中路由南向北分别为山门殿、天王殿和三世佛殿。东部是方丈院;西部是秘魔崖和其他附属建筑。
山门左近有一方深池,青条石围砌,宽广丈余,名叫青龙潭。青石券顶,额镌“阿耨达流”四字梵语,意思是“能觉知一切真理”。多雨时节,潭水常溢出池口且冰凉可人。
山门殿位于二十余级青条石阶之上,气势逼人。殿额石刻“古刹证果寺”是明英宗朱祁镇御笔。阶西一株数百年古槐长势奇伟、荫蔽广阔,左右两通龟蚨螭首石碑均为清道光二年所立。西碑《镇海寺旧碑记》铭文为当朝内阁大学士、著名书法家祁隽藻所书;东碑《中兴秘魔崖证果寺十方住持缘起碑》为当年著名高僧崇理杲鉴撰文,南书房翰林、著名书法家程恩泽手书。 
中路山门殿内塑的“哼哈”二将。 大雄殿内供“横三世佛”。

东跨院是方丈院,院内假山点缀,花木扶疏,环境幽静。

西部是一组园林式建筑。地势低迥,狭长曲折。院前殿堂三楹,前出抱厦,旁配耳房。殿东开一宝瓶石门,上面雕饰蟠龙莲花图案,门边刻有唐人常健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过石门是一宽敞庭园,园内翠竹千杆,生机盎然,竹边是一座名为“环中环”的青石假山,雄奇浑厚。再沿曲径北行不远,见一黝暗巨岩横空斜出,状若怒狮之口。这便 秘魔崖。崖下是一天然石室,崖壁间刻有“天然幽谷”、“别有洞天”等字。临崖有民国二十五年所建“招止亭”一座,内墙嵌石刻一方,上镌《秘魔崖招止亭记》。

08-01 Pi Mo Yen 碧魔岩 入口。(秘魔崖。证果寺山门前)

姚家寺塔

在证果寺以东二里原有一座姚家寺,又名圣水寺。原是元代皇帝家庙大天源延圣寺(明代重修时改称清凉寺)的附属寺院。据《僧海愍胜水汉萍禅师塔铭并序》记载,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当时53岁的汉萍禅师,到姚家寺任该院主持。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汉萍禅师圆寂,葬于寺旁。今天姚家寺无存,遗址内仅存一塔,为汉萍禅师墓。(图09-1

09-01 姚家寺塔

 

【后记】

在北京西山众多的历史遗迹中,我比较喜欢北京西山八大处。

尽管那里多为梵刹,也非八处古迹,而其中的自然山水,园林布局,环境营造包含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奉献出一片清净,宁静,恬阔,归真的天地。

八大处的最大特点是以“四平八稳”烘托出一个“和”字。

清乾隆爷非常喜欢“和”。

而达到“太和”、“中和”和“保和”的最难点就是“悟界”,“识界”,“无界”。当六处被定为“香”界时,便是点出了翠微卢师平坡山水园林的魂。“香”字的广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意境和空间。小则持家,盼“五福临门,五代同堂 ”;大则治国,期“国泰民安,海清河晏”其道法自:长安永寿,灵光普照,三山拱卫,大悲为怀,龙泉泽润,香界识道,宝珠天佑,证果祖荫。

此“界”非“儒道佛”之路,而是华夏山水蕴蓄的“道”,其“香”适己怡人,大道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