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色是刮骨钢刀,无色人断路稀”,有什么历史渊源?

 新乡的天空 2019-07-14

这是四个男人围绕“酒色财气”四字发生的一段历史趣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人对“酒色财气”的不同认识,也体现了四个男人的不同境界层次。

北宋神宗年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相传在大相国寺发生过一段趣事。

一日,大文豪苏东坡前往大相国寺,寻找好友佛印和尚饮酒,恰好佛印不在。苏东坡在相国寺内闲逛,在一堵墙上发现佛印题写了一首诗,内容是: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

佛印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和尚,精通诗词歌赋,和当时很多名士都有往来,但他毕竟是空门中人,所以对“酒色财气”是抵制的,这首诗就是批判世人对酒色财气的沉迷,希望人们能跳出对酒色财气的执迷,不活百岁也能长寿。

苏东坡则不然,他儒释道皆通,却又十分超脱,于是随手在墙上附和一首,诗云: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世财不义切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苏东坡的境界明显比佛印更高一筹,他指出“酒色财气”是人之常情,不必刻意压制,但需要懂得节制,作为君子要做到“喝酒但不喝醉,欣赏女色而不沉迷,爱财而取之有道,谦让而不生气”,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对待“酒色财气”的理想态度。

过了几天,宰相王安石来到大相国寺闲逛,赶巧也看到了墙上的两首诗,当时王安石正在主持变法大事,所思所想都是民生国计,略一思忖,他也挥毫写下一首诗,诗云: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方生机。

相比佛印和苏东坡的境界,王安石显然更胜一筹。他跳出了个人养生的范畴,从整个国计民生的高度提出对“酒色财气”的理解,提出酒是礼仪的重要道具不可或缺,色是人口繁衍的必需途径不可荒废,百姓只有爱财才能发奋工作,国家只有朝气才能蓬勃生机。

又过了几天,宋神宗也来到大相国寺视察,碰巧看到了墙上的三首诗,他逐一品读后,顿时诗兴大发,御笔留下一首诗,诗云: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国家盛,气凝大宋如朝阳。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看来四字有用,劝君量体裁衣。

宋神宗不愧是一国之主,他综合了佛印、苏东坡和王安石三者的观点,提出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酒色财气”不可没有,不可过度,最重要的是要“量体裁衣”。

关于“酒色财气”的争议,自古至今就没有停息过,很多人都奉行“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及时行乐主义”,却忽略了“适可而止”的道理。古人有诗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希望诸君能懂得节制,方能细水长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