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三驾马车。规律的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跑步对于改善血糖水平是有益的。跑步可以锻炼心脏,保护心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控制体重;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
通过跑步控制血糖需要注意跑步的强度和时间。跑步强度以接近靶心率(能获得较好运动效果并能保证安全的运动心率)为准,靶心率=170-年龄(岁)。跑步时间以达到靶心率的累计时间20-30分钟为佳。

跑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每周坚持跑步5次以上,以慢跑为主,快慢结合,每次跑步最佳时间在30分钟左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通过跑步控制血糖。跑步前应当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下列情况不适宜跑步控制血糖:
1、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
2、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临床蛋白尿性肾病。
4、糖尿病严重神经病变。
5、糖尿病足、足部溃烂。
6、血糖控制很差,血糖忽高忽低不稳定。
在自我判断适合通过跑步控制血糖之后,运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
2、跑步过程要注意安全,选择合适的场所和舒适的鞋袜,加强足部保护。
3、在进餐后1-2小时进行跑步,不要在进餐后立即进行跑步。
4、避免低血糖,如果跑步时间较长,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含糖食物,如巧克力、糖块。
5、在跑步结束后的2小时内可以增加进食量,如果体重在理想范围内,运动消耗的能量应该从饮食中弥补,原则上消耗多少能量补充多少,以维持理想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