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大能力,提升你的不可替代性。

 昵称33542116 2019-07-14

丹尼尔·平克在他的畅销书《全新思维》中 提到,每个人、每家组织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是否电脑可以比我干得更快?是否有海外的 外包人员能更廉价地完成我的工作?在这个供 给过剩的丰饶时代,我做的产品是否还有需 求?”这是三个很可怕的问题,决定了谁将在未 来遥遥领先,而谁会被甩在后面。未来的生存发展之道就在于做那些外包做不了的、电脑无法做得更快的,且能满足丰饶时代特殊需求的工作。以下六大能力,帮你塑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1沟通力

一个团队的领导人物,是怎么实现他的伟大目标的?是他自己完成的,还是他组织一群人共同完成的?如果是后者,他又是怎么组织这批人共同奋斗的?答案就是沟通,大量的、反复的沟通。有的时候需要的是登台演讲、鼓舞士气,有的时候是点对点谈心、各个击破。我曾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哪个企业家能代表中国站上时代舞台?”99% 的人都说是马云。因为马云不仅英语好、口才好,而且有故事,有使命 感。马云能即兴把故事讲得生动活泼有内涵,打动周围的听众,不管是国人还是外国人。

马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高超的沟通力。马云的沟通能力非常强,用汉语强,用英语也强。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十分钟内没有被他给说服,而且说感动的。就像当年的阿里巴巴,连公司都没成立,马云就能把蔡崇信“说”到杭州,卷起袖子和他一起干, 领的是几百块一个月的生活费

领导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就是沟通,不仅要在一对一的场合下会 讲,还要能够站上舞台,一对多地给大家鼓劲。领导人的最重要工作是什么?也是沟通,通过沟通统一思想,通过沟通鼓舞士气。

有些人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影响圈”上,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情,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并通过沟通使自己的影响圈不断扩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还有一些人会专注于“关注圈”,关心的、想了解的东西很 多,但却不会有意识地去做大“影响圈”,也不会有意识地提升影响力。在微信群里,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前一类人和后一类人的区别,显然前一 类人更为积极主动,他们的发展机会更多,成功的概率也更大。而要扩大 自己的影响圈,一方面要提高技能,把影响圈的每一件事都做好;另一方 面就是提高沟通能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认可自己,让更多的事项和机会 进入自己的影响圈(见图 5- 1)。

沟通意识强且沟通能力到位,会让我们从踏入职场第一步起就“步步 为赢”,获得马太效应的先发优势。

2财商

我们中国人向来不爱谈钱,好像一谈钱,人都会变庸俗了。即便到了 互联网经济时代,还有很多人觉得谈钱很低俗、谈钱伤感情。但究竟哪些 人还有这种想法呢?是那些企业家吗?是那些富裕的人吗?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越是耻于谈钱的人,财富离他也越远;越是离财富远的人,越有 所谓的“自尊心”,越不愿意谈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其中挣扎。反倒是越有钱的人,越能赚钱的人,越能大大方方地谈 钱。这就是财富价值观的不同,要培养财商先要正三观。

仓廪实而知礼节,幸福人生需要财富的支撑。有些孩子学业很优秀,也有发展潜力和后劲,他们努力争取一下还是可以去世界顶尖的名校深造 的。但他们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能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就是因为高昂的学费。还有的孩子,刚毕业不但要考虑养活自己,还要考虑怎么回报家庭,宁肯求稳也不敢求发展,真有好的发展机会也不敢去争取。而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按照康波周期理论的说法,也就那么几次,错过一次就少一 次,于是他就比别人落后了一步。而当重大的人生机遇摆在面前需要投资的时候,我们得看看,自己是否准备了足够多的子弹有了财富的根 基,我们才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财商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习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财商是很重要的一门课。在课堂上,孩子们大大方方地谈怎么做生意,谈成本和收益,谈要不要借钱给别人,怎么确保借款的安全,以及么更科学合理地花钱和投资,怎么控制风险。我们都在其中挣扎。反倒是越有钱的人,越能赚钱的人,越能大大方方地谈钱。这就是财富价值观的不同,要培养财商先要正三观。

仓廪实而知礼节,幸福人生需要财富的支撑。有些孩子学业很优秀,也有发展潜力和后劲,他们努力争取一下还是可以去世界顶尖的名校深造 的。但他们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能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就是因为高昂的学费。还有的孩子,刚毕业不但要考虑养活自己,还要考虑怎么回报家庭,宁肯求稳也不敢求发展,真有好的发展机会也不敢去争取。而一个人的发展机会,按照康波周期理论的说法,也就那么几次,错过一次就少一 次,于是他就比别人落后了一步。而当重大的人生机遇摆在面前需要投资的时候,我们得看看,自己是否准备了足够多的子弹”。有了财富的根 基,我们才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3正确的思维模型和想象力

《穷查理宝典》的作者查理·芒格,是沃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 俩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创造了近年 来 复 合 收 益 率 年 20% 以上的投资神话。沃伦·巴菲特对老友赞赏有加,称“查理把我推向 另一个方向。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 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查理·芒格最值得学习之处,就在于他虽然以 投资为业,却常常跳出投资理论系统去思考,以他的多元思维模型为武 器,从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角度去看问题,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这就是 思维模型的力量。

这个时代,人人都可以书写自己的传奇,人人都有成为颠覆时代的英 雄的机会。但是,我们得有正确的思维模型,得用想象力不断突破自我局限。就像毛毛虫突破了茧包才能羽化成蝶,每个人都要鼓起勇气去突破自己那层茧。边界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被突破。个人的认知边界,就是个人发展的边界;创始人的认知边界,就是企业的边界。最重要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正确 模 和丰富 想象力引发 深度思考和实践。大家要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模型和想象力不断突破人生的边界,争取更多的机会。

4强健的身体

强健的身体并不仅仅指不生病,还得有能力快速适应环境,快速调动起最好的状态来应对挑战。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塑造灵魂。在爱问幼儿园,每天至少 40% 的在园时间都用来进行户外运动。和个体运动相比,我们安排得更多 的是团体运动,让小朋友们在运动中感悟合作意识,培养领导力。

这个世 界是一个需要配合的世界,个人成就不单单取决于自己的能力,还取决 于能和多少高手一起去努力。如果合作意识不够,个人能力越强反而越 会限制自己的发展。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独立工作能力特别强 的人,但他们不习惯和别人合作,其他人也不愿意配合他。

所以要从小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通过运动场上的大量训练刻进他们的脑 海 深 处,变成他们肌肉记忆的一部分。我们要让他们形成习惯,每当遇到难关不是一个人冲上去,而是习惯性地左右看看,找到能和自己并肩上战 场的伙伴。

这种团体协作能力越早培养,未来的机会才会越多。

有勇气的孩子还有着强大的行动力。如果好奇心能帮着我们找到机会,那么真正把机会变成事业,需要的就是行动力。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扎克伯格心血来潮,想做一个网站。他没有犹豫,在创意来临时,打开电脑,立即行动,做出一款对女生相貌评分的程序 Face Mesh。梳理一下他做这个原型的时间:当天晚上,扎克伯格 20: 13回到宿舍;22 :17 开始动手做 FaceMesh;凌晨 2: 08,萨瓦林回来提供了 算法公式,然后该产品上线;凌晨 4 点,网站流量弄垮了哈佛的校园网, 惊动了校方的管理人员。

也就是说,一个二人团队用了 6 个小时,共计 12 个工时,完成了一款产品的设计、开发、上线工作,可见他们的行动 力有多厉害!混沌大学有句话很经典:“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 一生。”那是因为不经行动,道理始终是别人的,唯有行动,道理才变成 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我们要把行动力变成骨子里的基因,想到了就做, 只有做才能有做成的机会。 

5抗挫折能力 

十多年前,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出版了一本书《钝感力》。该书因被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用来建言安倍内阁,从而引发了日本民众的热情追 捧。书中写道:“‘钝感’是相对‘敏感’而言的。由于生活节奏加快, 敏感的人往往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一种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 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 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我提到的抗挫折能力,和渡边淳一先生提到的钝感力有异 曲同工之处。但抗挫折能力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种 把坏事变成好事的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原来,“倒霉”的另外一面就是“机会”(见图 5 2)! 

我们要学会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当事情看起来很好的时候一定会有 危机,当麻烦来临的时候机会也应运而生。有的人,看到麻烦会躲,看到失败会逃,看到顺利会飘飘然;而有些人,看到麻烦和失败会兴奋地扑上去,反而事情越顺利他们越警惕。亨利·福特说过:“当你用更智慧的方 法去做一件你曾失败过的事情时,它就会成为一次机会。”塔勒布在《反 脆弱》一书中说过,反脆弱的能力,就是不仅不逃避混乱和波动,而且要 从中获益。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聪明的、有勇气的人喜欢风险,面对 风险他们不是恐慌而是兴奋,他们像狼一样饥渴,等待着伴随失败和风险 而来 新机会。 

6持续的学习能力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持续充电比赢在起跑线更重要。很多 人还在强调后一点,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前一点。

持续学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二十年前,我们这一代人大学毕业后,是否持续学习对个人的影响不大,因为靠大学的那点专业知识可以撑 很久。但是今天我们会发现,学习已经和吃饭、睡觉一样,变成了一种日常必需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世界变化太快了,知识更新太快了,一不小心就会落伍了。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甚至是否定自己的过往经验,以空杯心态学新东西,否则就一定会被边缘化(见图 5 3)。 持续充电比赢在起跑线要重要得多。

孔子在《论语》里面把人分成四类,第一种人是生而知之,是圣人;第二种是学而知之,是君子;第三种是困而知之,遇到困难后才学习怎么解决困难;第四种是困而不学,遇到难题了还是不愿意学习。我应该算是这里面的第三种人。第一种人太少了,几百年出不了一个;而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才更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终身持续学习 的能力和习惯。

很多人和我一样,起点比较低。但我们只是起跑晚了点,或者慢了点,并不意味着后面没有发力的机会。我们可以靠着超出寻常的努力,不断学习,实现一个一个小目标,一步步登上更高的平台。如果人生是百米赛,我们已经输定了;幸运的是,人生是马拉松,完全可能通过后段的发力赶上来,甚至在弯道超过去。

我们没办法和李彦宏、马化腾这些顶级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比,因为他们不仅起点高、跑得快,而且一直在努力;但我们可以锚定那些名校毕业却在一毕业就把课本撕了的人,一个个超过, 一不小心我们也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作者:宗毅  张文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