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我们关注又冷落的媒体错过了什么?

 ycc0000 2019-07-14

        其实这不是道单纯的问答题,我暂时把它归为填空问答题。

举个例子,我要是把题目中的媒体换成通讯工具,又是一个新问题了。之所以选中媒体作为填空问答,是因为我正好想到了这个方面的问题。

言归正传。

我们知道,媒体就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是我们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

就在我辈经历的岁月,为了传递信息或获取信息使用的媒体已经可以编成一本媒体发展史了。从传统的到现代的,我们都经历着,也还在使用着。

传统媒体自然就是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广告等,也就是说除了这些之外的传播方式,我们都可以把他称之为现代的新媒体

比如网易、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虎嗅、36氪、I黑马等网络科技专栏,今日头条、天天日报、一点资讯等手机客户端,优酷土豆、爱奇异等视频网站。

时代在向前走,科技在向前发展。我们关注过的各种媒体尤如涌上江滩上的浪花,有多少被巨大的后浪拍打在记忆的沙滩之上了。

如果强行要分析那些被关注又被冷落的媒体错过了什么,我只能说:

第一、被冷漠的媒体其实真没有做错什么。哪怕就在临近关闭的前一秒,他们仍然是兢兢业业,表现优异。哪怕就是倒闭,相信也会倒闭的很优雅,很从容。

我们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前曾经被万众瞩目,而现在只是大量的目光不再集聚,自然被冷落了。万众不关注,是万众错了吗?显然不是。是传统媒体他们做的不够优秀?当然不是。是科技发展错了吗?更不是。

我们只能说,时代车轮之下没有“冤魂”。优秀却又落后或者说不适合的事物的被冷落就是一件挺自然的事。

第二,现在看来,不要说传统媒体被冷落,就是现代媒体的被冷落也是朝夕之间的事。同样是现代技术加持的现代媒体被冷落了,那么,他们又是错过什么了?

说实在的,在以新浪、网易为门户网站的那个时代,和传统的媒体相比,这些媒体给人的冲击强度是蛮大的。容量大,信息新,互动即时。尤其是接触到类似天涯这种论坛式媒体之后,海量信息简直就是铺天盖地,尽管如此,还是可以让人如愿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我想说的是,技术仍然是技术让他们慢慢也要淡出了万众的关注。

从拨号上网的2G时代,到现在的3G,4G时代,技术的颠覆式更新,想让视频类媒体不受关注都不行,毕竟有那么肥沃的技术积累,发展出高大上的媒体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尽管出现了各种诸如公众号、头条号,甚至抖音号等等自媒体的新媒体,就算有了网络技术的加持,我仍然以为,没有硬核的东西来打动人,来感染人。这不是只要有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以为这些新媒体尤如装修过的新房子,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先进的,而且有着更强的变现能力。但还是感觉差一点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更专业的人文性和让人思索与回味悠长的东西。

第三,曾经关注又被冷落的媒体还会回归吗?

我觉得,各种媒体永远只是一个介质,需要回归的不是陈旧的介质本身,而是找回由介质承载的高质量信息才是媒体永远的硬核,高质量的硬核加持上高技术的介质,就更完美了。所以,我们要让新的媒体来承载传统媒体拥有的硬核物质。

不得不说,公众好像都流行在开公众号,头条号等等自媒体、新媒体(当然包括眼下有点过气的微博、博客之类的。)。除去自娱自乐的那一部分,准备在平台上公开传播的内容,可以说良莠不齐(当然包括我。),至于各种观点,或者说各种结论,各种争议。理性的东西不一定多,相反偏激的倒是确实不少。

我以为新媒体不应该仅仅是随意张贴各种非理性声音的广告墙,当然也更不能是唯有一种声音的宣传栏。我们期待回归的是媒体的担当、理性、善良、公正、专注等等这些真正的精神硬核。如果有这些硬核加持在新媒体上,就更完美了。

不然,错过的东西就真回不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