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明月照书窗 2019-07-14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建筑?去寺庙或者比较古老的宅子,你是否看到这样的建筑,但是却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

影壁

这个叫做影壁,现在我们所讲的玄关就是影壁演化而来,我们来看看它的历史吧!

影壁是古代建筑中非常常见的要素,宫殿、寺庙、住宅都可以见到影壁的影子。它虽然不大,但意义重大。

影壁

一、影壁的发展史

说起影壁我想起一个成语叫做“祸起萧墙”。其中的“萧蔷”是何物?

《论语·季氏》中记载:“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在古代的时候,君臣相见时,大臣经过宫殿的屏门的时候要在此处整理衣冠。整理之时不得言笑,以示对君王尊敬。此处的屏门便是萧蔷。也是我们影壁的最初是的状态。

影壁

影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1、萌芽期

对影壁最早的记载出自《礼记·郊特牲》的“台门而旅树”,郑玄·注:“屏谓之树。树所以蔽行道。”

而考古中较早发现的影壁应该算是陕西省凤岐山凤雏村的一个古建筑中,古建筑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下图就是古建筑的复原图。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陕西省凤岐山凤雏村古建筑遗址复原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门前的这个就是影壁,整个房子是木质结构,屋顶是以草为主,也有部分瓦片,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

我们主要观察它的影壁,从相关资料中得知,古建筑的影壁整体数据是:4.8米长,1.2米厚,0.2米残高。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一文中对此影壁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影壁残基的南北两面均抹有由细砂、白灰和黄土搅拌成的三合土墙皮。影壁的东端有南北排列的柱础石两块,西端虽无柱础石,但仍留存有木炭痕迹,可见当时影壁上覆盖有护顶。”

这个古建筑是在西周时期的,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推测在西周前就应该存在影壁。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凤雏遗址发掘位置图

夏商西周时候封建礼制较为严格,礼的发展影响着影壁,礼的出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建筑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礼必然也渗透到了建筑中。具体的体现比便是不同层级的人有不同的建筑,有些建筑并非普通百姓可以建造。比如影壁在当时便是如此。

《礼纬》中对于影壁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

屏、帘、帷都是影壁,但是他们的材料不同。对于天子要将影壁设置在宫殿大门的外面,而诸侯要将影壁设置在大门的里面。但是他们都是使用“屏”。“屏”是用木板或者土石做成的影壁,而大夫就要用木竹这类的材料来做影壁,而士只能用布做的帷帐来作为影壁起到阻断的作用。

为什么有区分材料呢?自然是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防卫效果,布做的防卫作用自然没有土石做的好。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来拿做影壁的资格都没有。

2、发展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进入中国,受到佛教的影响,原本是佛教佛像专用的须弥座也开始应用到了建筑中。影壁的很多基座也开始使用

须弥座

汉朝时期,影壁样式比较古朴,但是汉朝的影壁样式却是多种多样,汉朝样式趋于成熟,莲花纹,龙纹等都是在当时很常见的样式。

到了隋唐时期, 影壁更加注重的是它的实用功能,而到了宋朝时期,影壁不仅仅是皇家贵族才可以使用的建筑,而是普通人也可以使用。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影壁时,影壁的技术也更阿基发达。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唐代住宅

这些我们可以从宋代的《文姬归汉图》和《千里江山图》中看到,在这里两幅名画中都有影壁的影子。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文姬归汉图》和《千里江山图》局部

这些名画都为那段时期使用影壁而且是广泛使用影壁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不过,这一时期影壁却反过来在宫殿前消失了,一个说法是皇帝命硬无需用影壁来抵挡煞气。另一个说法是象征帝王气度非凡。这个说从《邵氏见闻录》中可以找到依据:

赵匡胤坐在宫殿上,叫人将门全部打开,对臣子说:“此如吾心,小有邪曲,人皆见矣”。他说他的心人人看得见 ,如此一来让空间更加宽敞现实帝王风度。

这段时期算是影壁的发展期,从纹饰的成熟,到影壁的推广到民众使用。

3、成熟期

经历过汉朝纹饰的成熟,到了元明清的时候,影壁开始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

元蒙古族入侵,在北京建都,北京四合院便开始在那段时间兴起,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四合院便开始成熟。影壁也是随着四合院的成熟进入成熟巅峰阶段。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清代典型四合院

元代时候影壁普遍尺寸较小。材质也比较粗狂这和明朝时期影壁尺寸较大,材质以砖石为主形成反差。整体上看明朝的影壁更加有气势,细节的刻画也更加的完美。而清朝时期的影壁则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整体看上去颜色鲜艳,装饰华丽。

这段时期哟很多著作都有记载影壁,而且留下来的建筑也较多。较为有名的著作比如《鲁班营造正式》、《鲁班经匠家镜》等,里面都有对影壁如何建造,选用何种材料详细说明。而留下来的实物中像出名的

九龙壁

就是其中一种。

随着建筑物不断的成熟,影壁是伴随建筑而产生自然又出现了不同等级制度的影壁。根据不同的纹饰,色彩和材质可以区分为皇家式、官宦式和民居式。

二、影壁的构造

影壁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我们可以看到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影壁分别是由壁顶、壁身、壁座组成。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影壁的三段式结构

1、壁顶

壁顶就是影壁最上面的部分,就像我们房子的屋顶一样。它在整个影壁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是它的种类也不少有硬山顶、歇山顶和 庑殿顶和悬山顶。不同的壁顶有不同的样式,不同的样式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感觉,有的样式显得轻巧,而有的样式显得稳重。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硬山影壁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悬山影壁

2、壁身

壁身因为他在中心部分也叫做壁心。壁身是整个影壁的主体部分,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影壁的内容就是在壁身中体现出来。壁身的中间部分又叫做“盒子”。

壁身上的装饰内容丰富多样,根据主人想要的不同寓意可以刻画出不同类别的影壁样式。有寓意吉祥的,也有寓意平安的,也有寓意福禄长寿的。

福禄寿影壁

而对于壁身中心部位的装饰有不同的风格,有的是通过拼装不同的砖块的进行装饰,也有的时候利用抹白灰的方式进行装饰。他们装饰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影壁的三个不同的结构。

3、壁座

壁座也叫做基座。它在整个影壁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是它却承担着整个影壁的重量,也是影壁最基础的一部分。壁座的材料比较单一,一般采用砖石进行建造。但是壁座也有不同的样式,上文中提过宫殿和寺庙中经常会采用佛教中的须弥座,须弥座两头比较宽大,而中间比两头要小。如果经常去寺庙的朋友应该看过佛线的基座基本都是如此的。须弥座上也经常会刻上龙凤、卷草之类的纹饰进行装饰。

原来不只现代人有玄关,古人的玄关好美,带你看看玄关的前世今生

影壁须弥座

还有一种样式是就是用普通的砖石堆砌而成的,这个很多影壁都是采用简单的这样样式。

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影壁的历史发展和影壁的基本组成。

参考文献:

1、刘敏《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的应用研究》山东建筑大学 硕士论文 [D] 2016年

2、缴平《北京地区宗教建筑中影壁的研究》 河北科技大学 硕士论文 [D] 2013年

3、夏彬《影壁建筑意——中国古建筑影壁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D] 2010年

4、林成博《中国古代的影壁》 浙江安吉县文物局 大众考古 [J] 2018年 0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