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父母玩手机离家出走10次:小时候恨父母玩手机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自在飞花也似梦 2019-07-14

颜妍导读

-qzclass-


父母是有限期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

01

上周,南京地铁连接处处置了多起未成年离家出走的警情。

其中,一名男孩离家出走了10多次,而原因竟然是父母天天玩手机,想用离家出走的方式引起父母注意。

为了让爸妈不玩手机、多陪陪自己,娃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除了离家出走还有:

● 高台控诉——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少年说》的节目中,一个小男孩站在台上说:

“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我真的不知道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

他还说,每当自己哭闹时,为了让他安静下来就会用手机来稳住他。

● 写信——希望我们不要为一个手机而闹不开心了。

杭州的一名12岁的女孩,给妈妈写信,控诉妈妈不要总盯着电子产品了,手机除了能打打电话有什么好的。

看了孩子们的“控诉和规劝”,莫名心酸有木有,没想到这届孩子如此“识大体”。

一直以来,父母扮演的都是追着规劝孩子的角色,谁成想,手机生生的逼得角色互换了。

真是应了这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站在你面前,你却在刷手机。

放下你手里的手机,看看身边的人可以吗?

这又是多少娃的心声啊!

02

《2014年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有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经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

也就是说有大概70%的父母在陪孩子时习惯看手机。

其实孩子是天生敏感的:

孩子对你说话时,你低着头搪塞的回应:“嗯嗯,真好!”

陪孩子做游戏时,你拿着手机聊天发信息。

带孩子出去玩时,你拍照片发朋友圈等待着人们的点赞和评论。

殊不知,在你被屏幕里的内容逗笑或畅聊甚欢的时候,屏幕外的孩子却无比渴望着你的陪伴和倾听。

看手机不带孩子,孩子不仅仅是感觉被忽视那么简单。

在早期教育中,0-6岁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6岁前的孩子,判断力和耐受力差,心理比较脆弱,且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会让他们在身边发生的事情,都归结到自己身上。

比如:

爸爸妈妈一直玩手机,是因为我不可爱,不爱我了吗?

手机真的比我还好玩吗?

你能想象到孩子有多失落、难过和孤独吗?看看这个广告真的深有体会。

每次的欲言又止、一次次的低头、还有最后一句:“我觉的妈妈根本不爱我!”

真的是戳中了泪点。

孩子的孤独还仅仅是表象,真正看不到的伤害是,孩子很容易因此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爱。

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依附研究中心任米里林·斯蒂尔说:

手机时代出生的宝宝,有4成以上在婴儿时期没有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因为他们在主要照顾者照顾他们的时候不专心。

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安全感的缺失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造成人格的缺陷。

03

除此之外,受你的影响,孩子也会逐渐被动或者主动的沉迷于手机。

就像是小时候被暴力养育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忍不住对自己的孩子施暴;小时候被吼大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忍不住吼自己的孩子一样。

无论愿不愿意、认不认同、被动或主动,每个孩子成长轨迹里,最深的那道印记,一定是拜父母所赐。

 

被动:

孩子因为在父母身上获取不到陪伴自然就需要一个东西来消除内心的孤独。

而手机就是一种缓解孤独的方式。

前面说的《少年说》的男孩子,自己其实不喜欢玩王者荣耀这个游戏。

只是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候,它是唯一的陪伴者。

 

主动:

父母经常玩手机,孩子肯定会感到好奇去探索,慢慢得也被手机上丰富的东西吸引。

而且身边有很多父母把孩子会玩手机当做一项值得夸赞的技能。

孩子又能玩手机还能被夸赞,试问哪个不愿意玩?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玩手机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

有张图片一直被各大平台转载:地铁上,一位母亲看手机,孩子伸着脖子也跟着看;另一位母亲在看书,孩子也捧着书看,陶醉其中。

很多时候,孩子虽然不会听我们的,但是会无意识的模仿我们!

那些讨厌你沉溺于手机的孩子,小时候会讨厌你,长大后,又会活成你。

04

如今手机已经连接了我们工作和生活,完全不去触碰手机是不可能的,连我自己都承认,CC越大,我反而对手机的关注越多。

就算我们抛开下班后的工作不谈,放弃家人群里的联系不管,但如今很多幼儿园、课外班的通知也都是通过微信群。

无形中,就培养了我们时不时关注手机的习惯。

所以,最理智的思路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平衡带娃与看手机这两件事情?

心理学家Steniner-Adair写的一本书里提到过:

小孩其实不需要父母100%的回应来拥有健康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亲子陪伴的关系中有一个临界点或者引爆点。

我理解的临界点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务必及时的给予回应和陪伴,在孩子不那么需要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也包括玩手机)。

对年幼的娃来讲,100%的过度关注,反而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从人格培养的意义来讲,能够独处才意味着这个人拥有自我。

如果一直赖着妈妈才肯玩,反而说明孩子的独立性需要培养。

所以,想要做到平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父母能及时留意到孩子需求的临界点,并且在这个临界点能够做到当机立断地从手机中抽身出来,投入到亲子陪伴,做到有求必应。

我觉得C爸这点就做得特别好,老朋友都听过我吐槽C爸看小说吧?

我家C爸哪哪都好,就是手机看小说这件事常常让我火大,但是据我观察,每每我或者CC提出需求,人家都能立马关掉手机,配合我们。

相较之下,我这一点就有所欠缺。

因为嘛,我是正常人。

研究表明,当我们沉浸于手机电视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多巴胺,这是一种缓解压力和疼痛的神经递质。

这种状态让人感觉良好,使人很难从快乐的状态中走出来,不想做任何其他事情(包括回应孩子)。

科学的真相是,强行从快乐的状态中抽离,从生理学上,确实能在身体中产生一种类似疼痛的感觉。

所以,我们更习惯打发孩子,不要打断我们,甚至,会因为被打断而冲孩子发脾气。

这就是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都容易上瘾的真相。

当然,对于我这种人,我自己也总结出来了应对的方法:

● 投入手机之前,先了解自家孩子的状态。

比如:

CC玩彩泥、粘土或者乐高,那么投入度就偏低,时不时的需要我,要么就是搭不上啦,要么就是找不到工具颜色啦,如此种种。

但如果她自己玩过家家,一般投入度比较高,玩一个小时都不太需要我。

如果把她撒到楼下跟小朋友疯跑,那基本就没我啥事儿了,2-3个小时都用不着我,我只要偶尔看看她没丢、没跟小朋友发生矛盾就可以。

● 结合我自己的需求:

如果我需要手机处理比较麻烦、需投入大量精力的事情,就不会选择“玩粘土”的时段,因为总被打断真的会觉得她神烦!比较好的选择是她“玩过家家时”相对完整的时间段进行。

但如果是跟朋友闲聊,或者买东西、刷新闻、处理微信群各种通知时,那么选择彩泥时段就不错,被打断后随时继续就好。

如果是工作或追剧(追剧虽然不需要精力,但是上瘾啊,被打断会火大啊),那么就可以选择在户外玩耍、或者娃睡着之后的大块时间进行。

但是,对于CC读绘本、睡前陪伴、需要我配合的游戏(比如桌游类),或者有意愿跟我讲幼儿园的经历等等这些强烈需要我专心陪伴的时刻,手机是坚决别来打扰的。

其实,一旦你理清了自己玩手机时的种种诉求、大概拿捏到孩子的种种状态,安排下来,每天看手机的时间并不短,但是对孩子的陪伴也并不少。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你总是能在她需要你的时候在,就够了。

但反过来,如果周末计划好陪孩子去玩因为某部电视剧太过于吸引人暂时搁浅了;下定决心陪孩子共读因为和朋友的视频聊天耽搁了,慢慢的孩子和父母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有位作家曾说过,父母是有限期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

如果手机已经离不开你的生活,那么最起码,你应当学会与它和平共处的方法,至少,不能被它吞噬了自己,吞噬了亲子关系。

任重道远,大家,一起加油吧!

上一篇:

“结婚不一定是为了幸福,但离婚一定是”

* 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公益普及婴幼儿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公众号:CC爸妈(cc-bam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