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元代早期龙泉瓷器底足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这个时期正是越窑烧制的晚期,有诸多证据表明,龙泉窑与越窑有着直接的联系,“河滨遗范”铭文据说就是这种联系的一个遗留的标记。龙泉窑的顶峰是在南宋的中晚期,一直延续到元代,至明代中叶以后逐渐衰落,不过龙泉窑的烧制一直没有停止,以前的说法是到清代停烧,实际上龙泉烧制普通民用瓷器一直没有间断过,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继承祖传陶瓷手工艺的龙泉艺人。
这个龙泉窑的底足标本,是龙泉窑顶峰时期的作品,石灰碱釉肥厚,釉面如冰似玉,内底中间还有花纹。外底挖足较深,但是并不过肩,外底刮去一圈釉,只保留中间一小圈釉,漏胎处泛红。这个是元早期的特征,到元代晚期以后,底足内全部无釉,中心有乳状凸起。
图2.元代早期龙泉底足内底,中间有纹饰
图3.元代早期龙泉底足胎体,灰白胎,杂质较多
图4.元代早期龙泉底足内底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效果图,有气泡和刮痕

图5.元代早期龙泉底足外底上的无釉处的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