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米与文明——写在电视纪录片《稻米之路》开播之际|阅读

 昆仑圃 2019-07-14

导  读

稻米之路从远古走来,稻米之路依然漫长。

文/曾雄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农史研究资讯公号(2019年7月7日)

一万多年以前,当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的远古先民,将他们采集而来的普通野生稻试着加以种植的时候,一场革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此后稻米便跟随着人类的脚步,开启了漫长的旅行。经过上万年的跋涉,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东亚到东南亚,经印度洋,到达非洲,再从非洲远渡重洋到达美洲;或从东亚经古老的丝绸之路,进入中亚和西亚,再辗转经地中海世界进入欧洲。至今遍及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现在全球种植粮食的耕地中以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超过1.25亿公顷,占耕地的9%。

稻米的旅行,丰富了不同地区人类食物的种类。最初生活在西亚和东亚的古代人们,从众多的植物种类中选出了大麦、小麦,大米、小米、大豆等作为人类的主要食物,随后这几种作物,便随着人类的迁徙,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分布版图和势力范围,并且相互渗透,扩大了人类食物的来源。以美食闻名于世的意大利,因为中世纪后期,有来自东方的稻米经阿拉伯世界的传入,使得他们的餐桌上除了有小麦制作的披萨Pizza、面条spaghetti之外,还有稻米作的什锦饭risotto。

稻米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相较于畜牧业和其它旱地作物而言,稻米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同时稻米的产量,和其所含有的特殊的营养物质,如精氨酸等,也能够繁殖和养活更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水稻生产最多的地方。公元100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首次突破亿人大关,其中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要靠大米来养活。而据明末宋应星的估计,这一数字更高达70%。今天,世界上近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和20%的蛋白质。印度总人口中约有65%是以稻米为主食。

稻米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和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作物相比,水稻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必须在淹水环境下生长,虽然这会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成为大面积种植和机械化生产的障碍,但水稻的稳产高产,依然使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稻农遵循着古老的生产传统。为了给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更好地利用有限而又无常的水源,人们总是不辞辛劳地兴修水利,深耕细耙、育秧移栽、灌溉施肥、中耕除草。在这一过程中,水稻还塑造了农人的性格,使他们更加倾向于集体主义,而且更能吃苦耐劳。与昂扬向上的麦子不同,成熟时的稻谷总是谦卑地弯下自己的腰。这也是稻米农人的气质。

稻米构成了亚洲文明的物质基础,在亚洲的宗教和世俗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由粟作建立,麦作维持的诞生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之所以在历数千年之后没有走上如同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命运,其原因即在有一条同样自西至东与黄河平行的长江,以其富有增产潜力的水稻作为后盾接续,缓解了黄河流域的负担,而且后来居上,继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稻米经由海路和陆路传入日本之后,促成了现代日本民族的形成。日本人通过使用稻米作为自己的隐喻来反复地重构自我。犹如‘韩国稻草屋顶’所象征的那样,稻米也是韩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稻米的历史还和近代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兴起纠缠在一起。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当欧洲牧羊人开展“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的时候,从事稻米生产的亚洲人则正进行着“勤勉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在过去的四个世纪中,稻米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它的领地,它为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和东南亚的采矿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资本主义殖民地的开拓和获得独立后的新兴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粮食支柱。稻米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虽然有观点认为,稻田排放的气体是全球变暖因子之一。但更多的人相信,作为人工湿地,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方面对于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稻米之路,也是稻作农业技术的传播与交流之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牛耕,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东汉的时候,便由中国内陆传到了今越南等地。用于稻田耕作的江东犁,自9世纪以前在中国唐朝的江南地区出现之后,也在中国及东南亚种稻区得到广泛使用。17世纪时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处看到当地中国移民使用这种犁,很快将其引入荷兰,以后对欧洲近代犁的改进有重要影响。用于稻田灌溉的水车,在唐朝的时候已传到了日本,用于稻田灌溉。12-13世纪日本从中国引进水稻品种“大唐米”,在日本围海造田中大显身手,成为低温地种植不可缺少的品种。源于中国的水田整地和育秧移栽,成为水稻种植的必要技术,一直沿用至今。见于千年前中国宋代的用于稻谷收获后,蒸熟晒干贮藏的蒸谷米,在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很普遍。20世纪60年代,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育种专家利用中国台湾的水稻种质资源,培育出“奇迹稻”(Miracle Rice),为东南亚国家的粮食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解决了世界数千万人的吃饭问题。

作为稻米之路的源头,中国人对稻米所做的贡献,获得了世界的肯定。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对清康熙御稻培育和推广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由于这是能够在长城以北生长的唯一品种,因此成为有价值的了。”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更是被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评价为“具有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永远改变了我们对植物学的研究”,是中国“对科学与人类的里程碑性的贡献”。

然而,稻米之路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单纯的一条技术和产品的输出之路,也是一条交流和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原产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稻由福建引种到江淮两浙。因其早熟、耐旱、不择地而生,尤其是适合于高仰之地种植等特点,促进了梯田的开发,粮食产量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其后不久,中国又从朝鲜引进了一个名为“黄粒稻”的品种。1955年6月7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要将缅甸的深水稻种子引到中国来。

稻米连接着人类的未来。世界的人口在增长,而人类未来口粮所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作为人类最重要主食之一的稻米仍然被寄以厚望。2004年,联合国首次设立国际稻米年,主题为“稻米就是生命”。为一种作物做出这样的安排,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尚属首次。此前的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了被视为关乎未来(A Legacy for the Future)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的大型项目。到目前为止,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总数目前达到了56个,其中最多的就是稻作农业系统。

稻米之路从远古走来,稻米之路依然漫长。科技为稻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40年来,稻米的产量翻了一番多,从2.6亿吨提高到6亿吨。单季的稻谷产量从每公顷4吨提高到10吨以上。未来人们可以更加随心地设计和改造稻米,稻米也会因而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未来的稻米之路将越走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