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爱的人,会这样做

 ghqhyx 2019-07-15

归纳了几类比较典型的缺爱行为:       

1、讨好。

这里所说的“讨好”,意思就是:通过自己的牺牲,讨来别人好的认同与爱。他们得到的爱太少了,匮乏到自己无法滋养自己活下去,所以就主动去讨,特别是讨好权威的认同。

这样性格的人往往是以别人为中心,因为某种原因,过于考虑别人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内在需求的人。最典型的就是现实中的“老好人”,他们会无下限地通过委屈自己的行为来满足别人的期待,也不懂得拒绝。

每个家庭的序列排序中,往往排名中间的孩子最容易养成讨好性人格。因为中间的孩子是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得到的关注和爱是最少的,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同,这个孩子往往会主动地去争取、去表现自己、去讨好父母,有些父母就利用了孩子的渴求来要求孩子做更多的事情。

曾经在我读大二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位同学,特别喜欢讨好老师,每次都主动在老师开口之前就主动去帮忙,我们都知道他善良,但这位同学给我们的感觉总是会有一些反感的感觉,因为他做过头了,而且他每次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表扬之后,就在我们面前炫耀,我们会觉得他很奇怪,因为他活得太两面性了。在老师面前就很卑微地主动做事,在同学面前就很高傲地鄙视人。他的人际关系很差,因为跟他在一块,会让人觉得很摇摆,因为他会抬高你、也会贬低你。其实,他贬低的就是他自己。

2、拯救者。

如果一个人喜欢扮演一个拯救者,那么他常与受害者、施害者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他们常常觉得别人需要帮忙,并且总是喜欢帮助他人的一类人。

我之前遇到一位长辈,是一位已经70岁的老奶奶,她请我帮她开导她孙子,因为她孙子厌学。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是一个没有内在力量的人,本来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比较大,但是深入接触之后,发现原来奶奶才是背后最大的问题所在,因为这位奶奶是一个典型的拯救者,她的口头禅就是“为了我的孙子,我可以连命都不要”,在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干预,孩子已经读初三了,但是却依然不肯跟孩子分床睡,住在同一个房间,奶奶睡一张床,孙子睡另一张床,十几年过去了,这样的相处模式,导致孙子的界限感极其差,而且奶奶这种完全自我牺牲的心态,导致孩子有一种很强烈的窒息感,很压抑,孩子一直想要逃离而不得。

奶奶不肯让孙子单独住一个房间,就是因为她觉得“孩子还小,他做不好,舍不得他受苦受累”。奶奶已经跟孙子共生在一起了,在道德上,奶奶占据了绝对的高位,所以不管孙子有任何的情绪,孙子都无法表达出来,因为一旦表达出来,在她眼里就变成了忤逆、不孝,他会有强烈的愧疚感与自责的感觉。

所以,一个拯救者的存在,就会变成一个情绪的黑洞,所有的暗黑情绪都无法宣泄,这是缺爱的极致体现,因为拯救者享受的就是他人的认同,帮助了他人,可以让自己觉得自己是最厉害最有用的那一个人,拯救者滋养自己的养料就是他人的评价,因为他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虚无的人,只有别人美好的评价才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存在着的人。

拯救者想要改变这样的生存模式,就要开始觉察,看看自己的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外界还是内在,通过慢慢地划清界限来收拢住自己的付出感,不过多地自我牺牲,成长的路很慢,但很值得。

3、孤独。

这是一种跟别人切断联系的状态,即内心与他人之间缺乏链接感。简单点说,就是孤僻多疑。为什么这样的人也属于缺爱的一类呢?因为孤独的人,内心有一种很强烈的匮乏感,他们内心能量的份额非常少,所以他们没有更多的能量去链接外界,而且他们需要守住自己的内在世界,因为如果一旦他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他无力掌控自己的世界,为了保住这种掌控感,也为了保护好自己,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外界隔离,让自己的心活在一个孤独的世界里。为了确保自己的完整,他宁可拒绝更多善意的帮助。

曾经我有一个学生,我接触了他两年,我觉得他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夏天的时候,大热天的,他很喜欢穿着长袖长裤,发型是那种蘑菇头,快遮住眼睛,整个人看起来就像装进一个套子里一样封闭。在相处的两年里面,我发现他没有朋友,确切地说,他从小就没有朋友,所以他内心是很渴望交到朋友的,但又非常怀疑那些善意的眼光。

后来了解到,他大概三岁的时候就近视了,所以妈妈就给他配了眼镜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叫他“四眼仔”,这样的称谓对于一个才三岁的小朋友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不爱说话,不喜欢跟人交朋友。后来读了小学,由于长得胖,被人叫“死肥仔”,读初中的时候,被校园霸凌,从那时起,他彻底切断了自己与外界的链接,把自己的内心完全的封闭起来。

在相处的两年里,我和他之间的状态,全部都是我主动关心他、主动引导他、温暖他。但我知道,他的防御很强。我的任何语言在他那里引不起丝毫的波澜,没有回应的关系,就是断了链接的孤岛。好像,给予别人回应这个能力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

但我知道他非常地孤独,尽管他从没有主动找过我,但每次我去看他的时候,他眼睛里都有一种渴望,希望我给他更多的认可与关怀,但他行为上依然是隔离、拒绝的状态。

孤独的人,实在是可怜。知道了这种性格的形成,就可以明白如何去改善。因为孤独的人,都是比较封闭的人,是拒绝打开自己的内心的,毕竟他们得到的外部环境的反馈是负反馈比较多,所以他们会很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这不是他们的错。

我建议这样的性格的人,可以不必要求自己马上对外打开内心,先尊重自己的内在节奏,尊重自己的恐惧,也尊重自己的小心翼翼,在让自己跟自己和睦相处的前提下,再做进一步的改善,譬如:观察比较外向的人每次的表达之后会得到怎样的环境反馈,进而慢慢去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慢慢地表达自己的渴求,去做一件自己内心所恐惧的事情,这样就可以与世界产生一些链接,当有了链接,自己的世界就会被激活了。尽管这需要勇气,但我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一定是具有这股能量的。

4、自卑。

其实我觉得一个孤独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自卑的人,因为他们的本质就是对于外部世界没有安全感,所以跟世界的链接很少,得到环境的负反馈很多,孤独是一种保护壳,它把世界切断在自己之外的状态。而自卑就是孤独者的内部状态,因为不相信外部世界,所以内化到的自己也是自卑的,外部打压他的声音,会内化到自己心里,变成自己打压自己的声音。

这时候就会分两种情况,为了遮盖住自己的自卑,有些人会对外表现得很狂妄自信,不管什么都喜欢夸夸其谈,很好面子,这种外强中干的状态是经不起大风浪的。也有一部分人对外表现的状态就是唯唯诺诺,这样的弱者形象,很容易激起他人的厌恶感,一般校园欺凌现象,霸凌者就会选择欺负这些看起来唯唯诺诺的人。

而要破除这种自卑的状态,关键还是需要觉察。因为自卑的状态会让自己总是遭遇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并且总是会错失很多的机会与资源。在反复的丧失轮回中,我们可以找到破局的门道。

其实自卑的外在不幸,就是为了反复体验这些不好的感觉,让自己处在同样的人际相处模式中,好从中修炼自己的心性。

怎么修炼呢?这涉及心理学的两个核心的概念-----投射与内摄。

所谓投射,即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具体而言,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世界中。

所谓内摄,即将外部世界吸入到自己内心中,具体而言,即将外部世界关系吸入到自己的内心中。

我们每玩一个自卑的游戏,都是在制造一个机会,先将内心的东西投射到外部世界中,然后再将外部世界的样子吸入到内心中。假若我们发现,这个外部世界和自己的本心似乎有些不同,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心改变了。

当然,改变有可能是朝着好的方向而去,也有可能是朝着坏的方向而去。我们有可能通过一轮的投射和内摄后,变得更宽容、从容、灵活、信任,也有可能变得更狭隘、焦虑、偏执、怀疑。

决定我们去向何方的关键因素就是觉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