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我是圭水 2019-07-15

客家人严格来说是一个民系,中国有八大民系。客家人是其中规模较大,并且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而划分的民系。

客家人迁徙配图

这个被认为是客人的民系,在历史上经过数次迁徙才形成。他们每到一处,不免与当地的主人发生冲突。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形成自己的文化,并在不同的地方开枝散叶,组成神秘的客家人。关于客家人的形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客家中原说,第二种是客家土著说。

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人是由中原移民形成,其主体必然是中原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人是由中原移民和生活在当地的古越族人民形成的,其主体是古越族人民。

然而历史学家普遍赞同第一种说法,那就是客家中原说。历史学家们这么认为是有根据的,我们可以从客家历史上的六大迁徙说起,这也是形成客家人的关键因素。

早在秦始皇年间,客家人就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当时,秦统一六国后,北方文明可以说远远比南方发达,南方还是蛮荒之地。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便出兵六十万南征百越。秦军南下一路到达兴宁、海丰这两个地方。三年过后,秦始皇又募兵五十万守卫两广地区。由于长期的戍边,这些士兵便在这安家落户,于是首批客家人就此形成。

第二次发生在西晋末年。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导致中原统治者国力衰微,西晋对全国的统治力大大下降。

不久西晋灭亡后,发生了五胡乱华。胡人大举进攻中原,随后中原落入胡人的统治之中。他们废除农田,不让汉人进行农耕,大量的饲养牛羊,并且还把汉人掳去做奴隶。

汉人迫于生计,于是大量南迁。他们由河南进入襄樊,沿江进入湖北安徽等地。移民的先锋部队已抵达今天的梅州,这场移民持续一百多年,迁移人口达120万。

第三次在唐朝中后期。当时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国力也因此由盛转衰,加之中原连年荒灾,官府大肆征兵平叛,中原百姓民不聊生。

无奈之下,中原百姓只好举家南迁。而赣南、闽西和粤北并未受到战乱的影响,堪称当时少有的乐土。于是大量移民流入,壮大了客家人的力量。

第四次发生在北宋灭亡和蒙古灭金之后。北宋末年发生靖康之耻,金军攻破当时宋朝的首都汴京,就连二圣都被俘虏。

宋朝王室只得率军南下,建立南宋王朝。在此期间,不止中原百姓跟随宋王室南下,就连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逐渐南移。

还有就是南宋末年,蒙古崛起,灭掉大金。不久之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元军大举南下。大量江浙宋民迁移到广东地区。

第五次发生在明末清初。这次迁移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清军入关。满族人建立大清之后,废除许多汉族传统。中原部分人民为了远离满清统治者,相继移民南下。

客家风云人物

第二个原因,也就是主要原因是客家人口膨胀。客家人在赣南及粤东北地区历经数代繁衍生息,而赣南等地多山坡丘陵。

于是客家人便向四川、贵州、台湾等地迁徙,史称西进运动。而当时的清政府鼓励百姓向四川等地迁徙,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促成了客家人的西进。

最后一次是在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为了躲避外国侵略以及国内战争,大批客家人向南亚、马来西亚等地迁徙。有的人被巴西、美国等地高额的劳动工资所吸引,被诱惑为契约劳工前往打工。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八千多万客家人,其中五千多万人在中国,而广东省的客家人就高达2500多万。其中朱德、叶剑英等人是客家人的杰出代表。

客家人的形成是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的大迁徙造成的,客家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