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骨折稳定的前提下(手术内固定或保守制动措施),功能锻炼从非累及关节、肢体开始扩展到疾患关节的活动范围、力量和功能。
▇ ◇功能锻炼的前提:手术患者往往通过内固定来维持骨折的稳定性,而保守治疗的患者应有相应制动措施,确保骨折不再移位,使患者能够自如地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在术后2-3周内,不作锻炼期间佩戴悬吊带(如图1)。 ◇伤后/术后4周避免任何形式的肩关节主动运动。 ◇ ◇术后/伤后6周内,请勿用患肢拿起比一杯咖啡更重的东西。 ◇最好每隔2-3个小时进行一次功能锻炼。 ◇ ◇保持切口干燥7天;
◇6周内不能驾驶。 ◇至少10周内不能游泳。 ◇定期门诊随访。
▇ 在手术治疗后的2-3周内;保守治疗的3-4周内。通过对上臂和前臂的贴胸固定来获得肩关节的完全制动。如传统的三角巾、绷带悬吊,以抵消手臂的重量。也可用一个环形带限制侧移,并保证手臂不会自吊带脱出。近年来,也有一些市售护具(图1)。
图1.悬吊制动
▇
□康复目标:保护骨折;减轻肿胀、疼痛;提高自理训练。 □提醒患者及陪员的注意事项: 1.不能有患肩主动锻炼;患肢不能提、拿东西;当斜躺或仰卧时,肘后垫枕或毯子,以防肩部后伸牵扯肩前手术伤口。一般来说,病人应该能时时看到其肘部。 2.不能有超过侧口袋范围的运动。 3.不能有过度伸展或突然的运动,特别是突然外旋。 4.不能用患侧手或肘去支撑身体。
□ ◇指导肩胛抬起、挤压、伸缩运动(图2)。做肩胛骨挤压运动时,首先挺直站立,然后尽可能地将双侧肩胛骨靠拢在一起,而不会加重疼痛。 保持这个位置约5秒,重复约10次。
图2. 肩胛骨挤压运动
◇预防患肢悬吊期间的安全和日常活动、特别是穿、脱衣服动作。 ◇患者可以短时间取下吊带,以便肘关节作完全屈伸运动。 ◇开始肘、腕、手指和颈部的主、被动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的运动。 ◇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如下动作练习: 1.被动摆动运动:通过向前倾斜,将未受伤的手臂放在桌子上,开始这项练习。保持背部直线,放松肩部, 尽可能轻松地将患侧手臂向前和向后摆动,而不会加重疼痛, 做大约10次 。然后,通过横向移动手臂进行相同的摆动锻炼(图3)。
图3. 摆动运动 2. 被动摆动圈运动:开始这个练习,向前倾斜,将未受伤的手臂放在桌子上。 保持背部直线,放松肩部,尽可能地顺时针旋转受伤的手臂,而不会增加疼痛。 逆时针移动重复此操作。在顺时针、反时针每个方向做约10次钟表运动(图4)。
图4. 摆动圈运动(顺时针、反时针) 2.握拳运动:患者紧握拳头,然后完全伸直手指,反复训练。 3.指肩运动:患者弯曲肘部,用拇指尖接触前肩,然后将肘部完全伸展。 4.辅助前向运动:7天后,在仰卧位,双手相距约6英尺握住一手杖或木棍两端,以健侧肢体缓缓向前带动伤臂。伤臂三角肌不应有主动收缩。手臂抬起至出现轻微不适为止,然后轻轻地降到休息位(图5)。
图5.仰卧位辅助前向运动
5.辅助侧向运动:7天后,在仰卧位,同前法手杖辅助,双手分开抓持的距离与肩同宽。健侧手臂将手杖推向受伤的一侧,可有15~20度外展;伤肢外展过程没有主动肌肉收缩(图6)。
图6.仰卧位侧向辅助运动
◇运动后可冷敷,每天3?5次,每次30分钟
□ ◇ ◇根据需要评估疼痛管理/补充或调整疼痛药物。 ◇介入康复治疗的条件: 如果前屈运动> 90°:继续家庭型功能锻炼。 如果前屈运动<90°,或者肘、腕、手指有明显的活动受限制:开始介入康复治疗。 ◇检查术后预防措施和活动限制。 ◇活动限制:除了打字或书写外,不得使用患侧手、臂。没有提、推或拉的动作;在工作或公众场合完全佩戴吊带;没有驾驶或其它机械类操作。 ◇预计返回工作时间: △脑力劳动(认知类工作):1-2周 △轻微手工(购物/轻微个人生活):8周 △手工劳动:12-14周 △重体力劳动:4-6个月 ◇后续门诊随访:每4周一次。
□ ◇每周1-2次×4周理疗 ◇继续肘、腕、手指和颈部的主、被动的ROM。 ◇继续仰卧位前屈运动。
◇在肩胛骨平面以下的肩关节被动ROM,但无内、外旋运动。 ◇可开始用弹力带循序渐进地进行内选、外旋、屈曲、外展和后伸的阻抗练习(等长收缩)。目的是逐步加强三角肌和肩袖力量。 ◇可进行滑轮训练,如图7所示,坐在椅子上,通过滑轮用健侧手臂提起患侧的手臂,抬起滑轮,以帮助您,使其感觉舒展。保持10-30秒;每次重复3-5遍;每天5次。
图7. 滑轮训练
◇6周开始肩胛骨伸缩及升降运动的等长收缩训练。 ◇运动后可冷敷,每天3?5次,每次30分钟
□ ◇三个角度的摄片与以前X线片比较。 ◇根据需要评估疼痛管理,补充或调整镇痛药物。 ◇检查术后预防措施和活动限制。 ◇治疗建议: △如果患者在正位和腋窝X光片上有三~四层皮质骨性连接,则进行继续功能锻炼。 △如果骨痂较少(<3层皮质骨性连接)或局部压痛持续存在,则吊带继续制动2周和主动ROM推后2周,然后重新评估。 ◇活动限制:没有推、拉及高于头部的抬举运动;可以开车。 ◇预计返回工作时间: △轻微手工(购物/轻微个人生活):8周 △手工劳动:12-14周 △过头的举重劳动:4-6个月
□ ◇每周1-2次×6周理疗 ◇继续上一阶段的所有练习(如上所述) ◇前屈运动由仰卧位逐渐过渡到直立位。 ◇开始柔韧性和伸展运动,逐步增加所有位置的ROM(如背后毛巾运动;手指爬墙锻炼等;如图8)。
图8. 背后毛巾及爬墙锻炼 ◇6周开始肩袖的等长收缩,如能耐受,逐渐进行肩袖的等张收缩。应检查肩袖的力量,力量明显减弱,则提示可能肩袖撕裂,需要手术修复。
◇虽然暂不能外展上举,因为外展上举会对于冈上肌造成牵拉。但可先进行前屈上举。如图9所示,仰卧位双手紧握在一起,将双手放在头上,手臂完全放松,保持10-30秒,使其感到舒展。每次重复3-5遍,每天5次。
图9.
◇10周开始整个上肢肌力锻炼。随着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和骨折处变得更稳固,可以增加对抗重力和阻力的主动运动,以恢复力量和耐力。可用弹簧装置来提供不同程度的辅助练习。
□ ◇三个角度的摄片与术中X线相比较。 ◇根据需要评估疼痛管理,补充或调整镇痛药物。 ◇检查术后预防措施和活动限制。 ◇治疗建议:
◇活动限制:无提升限制;可以进行推、拉动作;但不能有高于头部的举重运动。
◇必要时每周1-2次×6周理疗。 ◇继续上一阶段的所有练习(如上所述) ◇通过肩胛骨前伸,缩回和抬高来增强肩胛骨周围肌力和肩胛带的运动范围。 ◇当主动ROM充足时,可以开始肩袖肌力训练(抗阻带、哑铃等)
□
□功能锻炼/理疗指导: ◇必要时,每周1-2次×4-5周理疗;督促家庭康复计划。 ◇继续上一阶段的功能锻炼(如上所述)。 ◇主动的肩胛带、肩袖及肩周肌肉的肌力练习是本阶段训练的重点。强化练习应该按高频次、低重量(哑铃)原则进行。
□
◇最大化的肩部ROM 。 ◇完全独立的日常生活(ADL)自理。 ◇正常“肩肱节律”有> 100度的抬肩。(注:肩肱节律是指肩关节运动时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连接处随之运动,此协调运动称为肩肱节律。) ◇完全独立的家庭康复锻炼。
▇ |
|
来自: nimenglulu > 《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