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练就手脚同步发劲

 qweasdzxcrty 2019-07-15

拳谱中有说:“手脚齐到方为真”,要做到手脚齐到则需要“身备五弓”

我们知道练拳要有三合:“手脚合,肘膝合,肩胯合”,从劲力的角度来讲:“阻力在手,动力在身”,要驱动一身之筋骨带动手脚运动方为整劲。

检验是否身劲带动,只需要在单腿支撑状态下发放劲力,如果还能够顺利打出,则为身体劲力,此时运用了“胯脊”作为劲力的根源,这样的劲力方式,才能在快速移动中实施打击。

其次在劲力产生的过程中,“五张弓”要齐撑拔,形成肢节与躯干节的连接劲力也是重中之中。

手脚的合,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劲力无非就是“一横一竖”其它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

胯主横,脊主顺,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来排布。

比如打横向劲力时,要撑拔胯根同时脚趾抓地,脊柱要保持固定,用胯带动整体运动。

而在打纵向劲力时,依然要以胯脊为主,但此时脊柱的“弓”与“弹”又成为了主导。

蓄劲时,需要背脊成弓或者纵向拉伸,使其撑拔从而充满劲力,而后能弹。

无论横向劲力还是纵向劲力,都是由胯脊身劲所发,与四肢合劲,最后形成各个方位的劲力。

所以说,拳不难练,只要把握住人体的“五张弓”,同时做到“五弓合一”也就是整劲,什么劲力都是随手拈来。但要使劲力打得透,打得深,就得加上“第六张弓”了。

我们在实际的劲力使用时,用得较多的是“挑手与刮地风”的组合运用。

练习时,因为同手同脚,同侧发劲,初练者非常的不习惯,主要原因就是身体没有懂劲,一旦能够用躯干带动肢节了,这把劲力会打得非常舒服。

其次,要打出好的整合劲,阻力的寻找与同步也是非常关键的,当手脚遇到阻力时,同时能够用身体的躯干去“开弓”时,其实已经形成整体了。就好像“八脚鱼”,能够配合好协调运用,其劲力根源必须是相同的。

当然除了劲力同源以外,我们也要在手脚肢节上做做文章,比如挑手刮踢前,我们用同侧的手臂“磨”着自己的腿部,形成相互的牵扯,而腿部好像粘在地面上一样,这时候,手脚就会同时用力上拔,将脚带离地面,一旦脱开阻力,本身就是“合劲”了,再通过躯干劲力一释放,就是“整体劲”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