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汇编丨柴胡桂枝干姜汤(三)

 彼案 2019-07-15

1

舌痛案

舌痛症属于心身症,在耳鼻喉科考虑锌不足时常给予锌剂,但常常有不见效的患者。越是大医院耳鼻喉科越倾向于舌的感觉常与锌不足有关。但实际上经锌剂治疗而有效的患者究竟有多少,作者对此持有疑问。可是,作为心身症轻易给予镇静剂,尤其是对老年人,担心有过度镇静的可能性,抗抑郁剂因有抗胆碱作用易致唾液分泌减少,反而恐造成舌的症状有恶化倾向。即,舌痛症是在现代医学之中没有明确治疗方法的疾病。

患者: 74岁,女性。主诉: 因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和便秘给予桃核承气汤,其效维持良好。一日,主诉“舌痛难忍。”未见特殊应激刺激。患者的舌痛症状考虑到伤寒论条文中的“渴而不呕”,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桃核承气汤。复诊时舌痛完全消失,且未见复发。【田中邦雄: 汉方研究335(11): 404,1999.】

摘自:金钟大, 具春花. 舌痛症与柴胡桂枝干姜汤[J]. 日本医学介绍, 2000(7).

2

失音

患者宋某,男,50岁。于1992年7月2号初诊,失音10多天,只能张口,不能说话,由女儿代述:现症口渴,饮水多,头上汗出,怕风,大热天穿3层衣还言冷,不让扇扇子,3天未吃饭,胸闷心烦,面色清瘦,赤红色,身着厚衣,劝其脱掉,摇头拒绝,舌质淡红、苔厚腻、左薄右厚,脉左沉细右浮紧,T37℃,BP 20/14.6 kPa, WBC8.0×109/L, N72%。X光胸透示心肺正常。发病在夏收后,正值炎夏,着厚衣,头汗出,胸闷心烦,口渴,饮水多,但不呕吐,苔腻,恶风寒,正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相符。但考虑胸闷不是微结,故去牡砺,留人参,加薤白、桔梗以舒胸阳;柴胡、黄芩、桂枝、干姜、白芍、枯梗各10g,红参8g,薤白20g,炙甘草6g。水煎服,l天l剂。

2诊,药后全身微汗,周身轻松,胸闷减轻,饮水减少,苔腻渐化,亦能发音,清晰可辨,但音低。初诊辨证切症,用药尚妥,效不更方,同前方2剂。`

3诊,发音亮而清晰,但觉气短,讲话费力,饮水大减,苔亦净,此乃邪祛正虚,加大红参用量至12g,3剂。

2个月后,途中相遇,言服药后,一切恢复正常。随访1年余,未有复发。

摘自:张耀昌.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失音案[J]. 陕西中医, 1994(7).


3

顽固性腹胀案

林某,女, 32岁。以上腹部胀满6年,加剧5天为主诉就诊。患者上腹部胀满微痛,于进食后5min ~10mim加重,持继1h ~ 2h后可自行缓解。纳食喜温畏凉,口苦、口中粘腻不爽,大便2天 ~ 3天1行,月经色暗,瘀块多,带下色黄、质粘、味臭,夜寐多梦、易醒,心悸目眩,头重,心下部有振水音,脚汗多,舌质淡嫩胖,苔薄白而干,脉弱。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12g,桂枝10g,干姜6g,肉桂6g,黄芩6g,天花粉10g,生牡蛎10g,炙甘草6克,生白术30g,茯苓30g,泽泻30g。3剂,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后诸症明显缓解,顽固性腹胀告愈。

摘自:庄严, 吴莉娟.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3则[J]. 国医论坛, 2006, 21(3):9-9.

4

口渴案

林某,女, 47岁。以口中干渴近1个月为主诉就诊。诉平素口渴喜饮冷水, 1个月前口中干渴欲饮冷水,饮后渴不解,饮多小便亦多,色白,甚者夜间口干频频起床饮水,胃中有灼热感,口苦粘腻感明显,心下部有振水音,头重、头眩,心悸,纳食明显减少,舌质淡红,舌苔黄厚而腻,脉濡。初诊投以五苓散加石膏、天花粉治之,石膏用至100g ,但药后收效甚微。改投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平胃散、五苓散加减: 柴胡12g ,肉桂10g,干姜6g ,黄芩8g ,天花粉10g ,生牡蛎15g,炙甘草6g,茯苓30g,泽泻15g ,炒白术30g ,苍术10g,厚朴10g ,陈皮10g ,半夏15g。1剂,水煎服。仅服1剂,诸症全解。

摘自:庄严, 吴莉娟.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3则[J]. 国医论坛, 2006, 21(3):9-9.

腊(蜡)梅

未完待续...


整理丨王德福

图片丨蔓

编辑丨FH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