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扁鹊学术,弘扬歧黄绝学-----经络辨证全国巡讲哈尔浜站 从本讲开始,给经络传承班的同学们说说经络辨证用药的技巧,依旧以病案入手来说,希望大家喜欢。 1. 川芎藁本相配伍,散寒止痛入肝经 川芎味辛性温,辛温,为血中气药,归肝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又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为头痛之要药,历代医家在头痛的治疗中十分重视,如张元素称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朱丹溪认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藁本,性温,善散风寒,且能祛湿止痛,其气辛香走窜,对于风寒客入经脉之头痛、痹痛有佳效。川芎与藁本相配伍,治风寒之邪侵犯厥阴肝经之头痛最有佳效。 刘,女,43岁。益阳人。2019年5月5日初诊:遇冷风则头痛、咽不适,膝痛,饮冷则吐清水,前额、后颈痛为主,病已3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吴茱萸6g,生姜6片,大枣10个,制附片1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10g,白芷10g,藁本10g,防风10g,川芎20g。×10剂。 辨证分析详解:“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遇冷风则头痛,提示风寒之邪为患。从“肝足厥阴之脉,……上腘内廉,……挟胃,属肝,络胆,……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看,患者前额疼痛、膝痛、咽不适、饮冷则吐清水,所有症状都集中在肝经之上,寒凝肝脉,经气不畅,则前额疼痛、膝痛、咽不适,肝寒犯胃,饮冷则胃阳更伤,故饮冷吐清水。而后头病则为太阳经证,盖“足太阳膀胱之经……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因此,本病为风寒之邪侵犯厥阴肝经与太阳膀胱二经。故治疗以吴茱萸汤散厥阴肝寒,桂枝汤加附片太阳寒邪。更以辛温之白芷、防风疏散风散寒,以藁本、配川芎入走肝经、温肝寒、止头痛。 毛以林,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内科主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集30余年临证经验,著有《道少斋中医讲稿》、《被淡忘的经络辨证》、《分部经络辨证理论与实践》、《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疑难危重症辨证论治24讲》、《疑难病证辨治思路详解》等《步入中医之门》系列著作,在国内业界有深远影响。 擅长以纯正中医思维治疗扩心病、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和老年性疾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神经性头痛、男性不育等,以及各种内科疑难危重症。 求诊患者遍及全国各地,亦不乏海外来者。 |
|
来自: 昵称3290448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