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素养框架如何序列化、具体化、校本化 | 延伸阅读

 静林麓 2019-07-15

核心素养框架如何序列化、具体化、校本化

文 | 唐彩斌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16年第7-8期合刊《变亦有道——今日之学校课程建设》专辑,集结专家观点和全国各地经验精粹,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蕴含着理性的光芒,各地学校的经验充满着鲜活的思想,促进并推动着我们持续改革的力量。

这一年,作为基层课改工作者,我们最关心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尘埃落定。要让素养真切地发生在孩子身上成为一种素质,要走的路还很长。从基层学校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必参与到理论层面的研讨与批判,而应该更多地用实践来丰富和建设,需要做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首先需要序列化。

现在已公布的总体框架,相对来说比较宏观,是基于国家层面的,考虑到各民族各地区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下一阶段,需要各学段、各学科提出更为具体的核心素养指标,让核心素养的描述按照一定的序列呈现,让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同样都是“人文底蕴”,对于小学和中学来说是不一样的,对于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来说也是不尽相同的。有时,我们容易创造一两个课程改革的个案,也能感受热闹喧腾的校园活动场景,但作为教育者更需要理性思考课程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只有序列化为某一个不同年级的目标,素养的宏大目标才会一步步达成,不至于在同一水平徘徊,更不会以课程改革的名义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做一些无教育意义的事情。

其次是具体化。

一线老师忙于教学,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来探讨——这个素养为什么要这样描述。更多的老师就想知道: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形成这些素养?要让千千万万的老师在各自的学校和不同的课堂,都能把国家要求的核心素养贯彻落实,只有把素养“具体化”,具体到老师可学习、可操作、可执行、可评测,让老师们知道是通过什么课程内容什么教学方式达成。只有这样,“素养”才不只是一纸空文,而是直接指导老师教学行为的准则。缺少了富有人文积淀的活动,培养不出具有人文情怀的孩子;没有探究机会的课堂,培养不出富有科学精神的孩子;一个不倡导民主自由的氛围,培养不出乐学善思的孩子;一个悲观消极的教师,培养不出乐观向上的孩子;没有亲历过担当活动,培养不出富有责任感的孩子;只注重纸上谈兵的课堂,培养不出能够实践创新的孩子。

最后是校本化。

国家核心素养框架肯定难以顾及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差异,“最了解你们学校学生情况的是自己学校的老师”,只有将国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校本化,才更有利于学校践行基于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基层学校没有必要另外提出自己学校的核心素养框架,而是应当将国家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校本化实施、校本化表达。校本化的表达与实施,需要鼓励每一个教师参与其中,每一位老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诠释“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怎样的一点点变化”。

事实上,很多做法,即使在没有提核心素养的年代也已经在做,不是今天提核心素养我们才开始关注核心素养。教育向来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只有当老师们的话语体系和日常教学行为与核心素养的话语体系对接后,日常的教学行为转译为某一个核心素养的时候,老师们才会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才会从学习领会转变为自觉行为。唯其如此,素养本位的课堂才会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作者系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6年第12期)

公众号:zhongguominzujiaoy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